海洋仪器分析复习题.doc

海洋仪器分析复习题.doc

ID:56484452

大小:407.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6-24

海洋仪器分析复习题.doc_第1页
海洋仪器分析复习题.doc_第2页
海洋仪器分析复习题.doc_第3页
海洋仪器分析复习题.doc_第4页
海洋仪器分析复习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洋仪器分析复习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概念分离度:定义为相邻两组分保留时间之差与两组分基线宽度总和之半的比值。分配系数: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两相之间分配达到平衡时的浓度比,是色谱分离的依据。总分离效能指标:既能反映柱效率又能反映选择性的指标,称为总分离效能指标,用相邻两色谱峰保留值之差与两峰底宽平均值之比表示梯度洗脱:是指在分离过程中使流动相的组成随时间改变而改变,通过连续改变色谱柱中流动相的极性、离子强度或pH等因素,使被测组分的相对保留值得以改变,提高分离效率。程序升温:对于宽沸程的多组分混合物,可在分析过程中按一定速度使柱温随时

2、间呈线性或非线性增加,使混合物各组分能在最佳温度下洗出色谱柱。气相色谱分析法:是一种物理、化学的分离、分析方法。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互相接触的固定相和气体作为的流动相中有不同的分配比(或不同的吸附能力),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组分在两相中进行多次反复分配平衡(或吸附或解吸),从而使各组分得到分离,然后按顺序被检测。它是由惰性气体将气化后的试样带入加热的色谱柱,并携带分子渗透通过固定相,达到分离目的。液相色谱分析法:相对保留值:某一组分i的调整保留值与标准误s的调整保留值之比,称为组分i对s的相对保留值

3、ris。反相液相色谱:固定液极性<流动相极性(RLLC)极性大的组分先出柱,极性小的组分后出柱正相液相色谱:固定液极性>流动相极性(NLLC)极性小的组分先出柱,极性大的组分后出柱生色团:能吸收紫外-可见光的基团助色团:本身无紫外吸收,但可以使生色团吸收峰加强同时使吸收峰长移的基团红移:由于化合物结构变化(共轭、引入助色团取代基)或采用不同溶剂后吸收峰位置向长波方向的移动,叫红移(长移)。蓝移:由于化合物结构变化(共轭、引入助色团取代基)或采用不同溶剂后吸收峰位置向短波方向移动,叫蓝移(紫移,短移)。

4、共振吸收线: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这种谱线称为共振吸收线。共振发射线:当电子再跃迁回基态时,则发射出同样频率的光(谱线),这种谱线称为共振发射线。灵敏线:由基态与最接近基态的第一激发态之间能量差最小,两能级间电子跃迁最容易,产生的谱线灵敏度最高,这样的共振线叫做该元素的灵敏线或特征谱线。锐线光源:发射的共振辐射的半宽度要明显小于吸收线的半宽度。谱线的半宽度:谱线强度极大值一半处所对应的频率范围Δυ。峰值吸收:在使用锐线光源时,光源发射线半宽度很小,并且发射线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一致

5、。这时发射线的轮廓可看作一个很窄的矩形,在此轮廓内不随频率而改变,吸收只限于发射线轮廓内,用来代替测量积分吸收的为峰值吸收。积分吸收:吸收线所在的波长区间对吸收系数进行积分运算,所得结果简称为积分吸收值。极化电极:滴汞电极,其上的电位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去极化电极:甘汞电极,表面积较大,电位不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极谱极大:当电解刚开始时,电流随着滴汞电极电位的降低迅速增大到一个极大值,然后又下降到正常的扩散电流,这种现象称为极谱极大或称畸峰。基频峰:分子吸收一定频率红外线,振动能级从基态跃迁至第

6、一振动激发态产生的吸收峰。倍频峰:分子的振动能级从基态跃迁至第二振动激发态、第三振动激发态等高能态时所产生的吸收峰,即υ=1→υ=2,3---产生的峰)。基团频率:化学基团在红外光谱中的吸收频率总是出现在一个较窄的范围内,它产生的吸收谱带的频率称为基团频率。荧光:激发态分子从第一激发单线态S1回到基态S0伴随的光辐射称为荧光。磷光:激发态分子从第一激发三线态T1回到基态S0伴随的光辐射称为磷光。振动驰豫:被激发到高能级上的分子将其过剩的能量以振动能的形式失去,对应着从高振动能级向低振动能级跃迁。系间跨

7、越:指不同多重态间的非辐射失活过程,如S1→T1。内转换:振动失活在同样多重态间进行(如S2→S1,T2→T1)。量子产率:表示物质发射荧光的能力φf=发射的光量子数/吸收的光量子数荧光猝灭:荧光物质分子与溶剂分子或其他溶质分子的相互作用引起荧光强度降低的现象。二、简答题色谱:1.色谱图上的色谱峰流出曲线可说明什么问题?根据色谱峰的个数,可以判断试样中所含组分的最少个数。根据色谱峰的保留值(或位置),可以进行定性分析。根据色谱峰下的面积或峰高,可以进行定量分析。色谱峰的保留值及其区域宽度,是评价色谱柱

8、分离效能的依据。色谱峰两峰间的距离,是评价固定相(和流动)选择是否合适的依据。2.说明气相色谱与液相色谱工作原理和分析对象方面的区别。LC:仅做为一种分离手段柱内径1~3cm,固定相粒径>100μm且不均匀常压输送流动相柱效低(H↑,n↓)分析周期长无法在线检测。流动相为惰性气体组分与流动相无亲合作用力,只与固定相作用。加温操作HPLC:分离和分析柱内径2~6mm,固定相粒径<10μm(球形,匀浆装柱)高压输送流动相柱效高(H↓,n↑)分析时间大大缩短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