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3.3.3 物质运输的途径优秀教案 (新版)济南版.doc

七年级生物下册 3.3.3 物质运输的途径优秀教案 (新版)济南版.doc

ID:56498966

大小:87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6-25

七年级生物下册 3.3.3 物质运输的途径优秀教案 (新版)济南版.doc_第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3.3.3 物质运输的途径优秀教案 (新版)济南版.doc_第2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3.3.3 物质运输的途径优秀教案 (新版)济南版.doc_第3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3.3.3 物质运输的途径优秀教案 (新版)济南版.doc_第4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3.3.3 物质运输的途径优秀教案 (新版)济南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 3.3.3 物质运输的途径优秀教案 (新版)济南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质运输的途径第2课时教学目标:1、说出血压与脉搏的概念及正常值。(重点)2、探究脉搏与运动的关系,体验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影响,学会健康地生活。(难点)教法及学法分析:对脉搏与血压学生有所了解,但对于脉搏与血压是如何产生的并不是很了解,因此对于这两个概念先加以解释,再通过学生自己活动来加深理解。本节课还进行了一个探究活动:探究脉搏与运动的关系,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影响,引导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康的意识和生活方式。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血压计、秒表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4分钟课件出示

2、复习思考题:1、说出体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的变化。2、说出肺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的变化。3、体循环与肺循环的关系是怎样的?学生回忆、看书等,要给出准确、规范的答案将复习旧知常态化,从而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一组图片:并提出问题:你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教师小结:血压的高低和脉搏的强弱、快慢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学习血压和脉搏。立刻对图片上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挖掘自身的课程资源并积极回答:他们分别在测量血压和“号脉”。利用两幅相关的图片引入新课,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标展示2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已经板书在黑板左

3、侧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读标,并板书本节课题:第三节生物质运输的途径(2)---血压与脉搏读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板书在黑板上可时刻提醒学生依照目标进行学习过渡:首先让我们一起学习血压的相关知识。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的55--56页,思考完成:1、什么是血压?血压是如何产生的?其测量部位在何处?2、什么是收缩压?什么是舒张压?正常人的血压值是多少?3、血压如何表示?单位又是什么?自学探究(一)8分钟4、什么是高血压?什么是低血压?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测量血压的仪器以及部位:教师演示:给一位同学测血压,其他同学仔细观察并记录下这位同学的血压数值,并一起分析这位同学的血压数

4、值是否正常。试一试:医生分别给三个人测血压:张的血压数值是16/10.7千帕李的血压数值是11/9千帕王的血压数值是18/13.3千帕请你分析他们的血压值是否正常,不正常可能患什么病?走进生活: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2010年,我国高血压患者的人数已经超过2亿。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30岁以下的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已达到10%。高血压常常引起头晕、头痛、失眠、易疲劳,还可能引发心肌梗死等。你能尝试给身边的高血压患者提出合理的建议吗?认真阅读课本中内容,在课本中标出思考题的答案,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回答,有不完整的由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在教师演示的时候

5、,认真观察测量血压的部位和方法,并且对该同学的血压值进行分析,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通过分析得出:张正常李患低血压王患高血压。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进行建议: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通过自学初步了解血压的基础知识,知道血压的测量部位和表示方法,通过分析数据,正确区分出高血压与低血压。通过图片和教师的演示,能学会正确利用血压仪测量血压、记录数据,并分析数据值正常与否。学生通过搜集和整理资料,能够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应用于自己的生活。自学探究(二)17分钟过渡:除了测血压,你还知道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其他的方法吗?教师讲述:我国传统医学上,用“望、闻、问、切”来对病情进行诊断。其

6、中“切”就是指“切脉”。那么切脉是在什么部位呢?大家阅读课本56页的中间部分,分析完成:1、什么是脉搏?在何处测得?2、脉搏是如何形成的?3、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有什么关系?脉搏的正常范围是多少?我们对脉搏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让我们共同完成探究活动。探究:脉搏与运动的关系1、提出问题通过与学生探讨运动所引起身体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人在运动前后,脉搏是怎样变化的?2、作出假设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假设,所作出的假设要与提出的问题相关3、制订计划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学生对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基本掌握了。教师应针对本实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提示:①你的实验方案中,设立对照实验

7、了吗?②安静状态、运动状态的准确含义是什么?通过老师的讲述,感受我国中医学的博大精深。认真阅读课本,在课本上标出思考题的答案,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给自己切脉,感受一下脉搏的跳动。在学生的已有经验基础上,寻求一种科学的描述,初步揭示出运动前后脉搏的变化规律。学生:我认为在运动之后我们的脉搏跳动会加快让学生了解切脉在我国历史悠久通过自学初步了解脉搏的产生及测量部位,为下面的探究活动做好准备整个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只是引导者,探究活动的整个程序都由学生讨论得出。③如何正确测量脉搏?各小组拿出自己的实验方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