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氢氧化钠变质探究教案1 新人教版.doc

九年级化学下册 氢氧化钠变质探究教案1 新人教版.doc

ID:56513967

大小:3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26

九年级化学下册 氢氧化钠变质探究教案1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氢氧化钠变质探究教案1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氢氧化钠变质探究教案1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下册 氢氧化钠变质探究教案1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进一步深化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性质及相关物质的性质和转化的认识,复习巩固酸碱盐的部分化学性质和学会一些除杂的方法。能力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方法与实验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和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德育渗透:通过对实验中不同试剂的选择,让学生知道重金属对于环境的污染危害【重点、难点】1、氢氧化钠的变质成因;2、离子的鉴定方法;3、混合的分离及除杂【探究方法】1、采用探究法,观察提出问题理论分析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2、2、创造条件采用实验加分析的教学方法3、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学生做好氢氧化变质探究的有关实验。【课型】探究课【课时】1课时【教学设想】本课围绕氢氧化钠固体或溶液变质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1、它是否变质?2、如何检验烧碱固体或溶液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通过这些真实问题的解决,学生的自我探究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得到了发展,使学生再一次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的锻炼。【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展示变质的苹果,生锈的铁【提问】这些物质为何会发生变化【展示】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试剂瓶,让

3、学生观察瓶口的白色固体【板书】氢氧化钠的变质学生观察试剂瓶口的白色固体,并对其做出猜想根据生活中常见实例的变质现象,联想到化学药品的变质问题【提问】氢氧化钠为什么会变质【板书】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2NaOH+CO2Na2CO3+H2O回忆氢氧化钠的性质:氢氧化钠能潮解,并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旧知识的回忆【提问】如何知道氢氧化钠是否已变质呢?【板书】氢氧化钠是否变质?【讲解】要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从微观上来讲,是要探究什么的存在?学生回忆氢氧根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的鉴定方法分组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和观

4、察能力。【交流】等待学生给出讨论结果学生在进行假设和猜想时教师要做一些有意识的引导,给学生确定一个大致的方向,避免盲目性。学生方案(1):取少量久置固体氢氧化溶于水,向其中滴加酚酞,观察溶液是否变红假设和猜想都必须建立在学生目前所具备的知识的基础上。给出几种药品供选择:盐酸、硫酸溶液、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钙溶液等学生方案(2):取少量久置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向其中滴入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则固体氢氧化钠已变质。学生方案(3):取少量久置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向其中滴入氯化钡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固

5、体氢氧化钠已变质。设计应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合理、可行、简便的实验方案,培养缜密的实验和细致地观察,为自己的假设和猜想提供佐证或者做出合理的解释。教师不要过多干预和修改学生的方案。【分析】对学生的几种猜想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板书】可行方案对应的反应式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BaCl2=2NaCl+BaCO3↓学生讨论:方案(1)不可行,因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钠溶液一样呈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方案(2)、(3)可行激发学生通过互相纠错来提高探究兴趣。【实验】指导学生按设计的方案上

6、来完成实验,观察现象1、分别取少量密封良好的NaOH固体和敞口放置的NaOH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作比较)2.用滴管分别向上述溶液中滴加鉴别的所需的各试种剂【观察】样品分别产生气泡及白色沉淀【结论】氢氧化钠固体已变质学生代表上台进行实验演示,其余学生观察现象通过实验现象直观的论证讨论的正确与否【提问】既然已变质,那么是完全变质,还是部份变质呢?【猜想】由于只是放置了一段时间,有可能是部分变质(因为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只有0.03%,含量很少)。此时学生很迷茫,因为据以前所学题型均为一步鉴别氢氧根,学生讨论出许多方案,

7、对于提出的错误方案,分析后一一否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根据前面的课程,知道一步鉴别不可行。因为只是部分变质,即部分NaOH固体变为Na2CO3,因而瓶中的固体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只要通过实验证明其中含有NaOH即可。开始向分步鉴别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经讨论,第一步,完全除去某一离子,而根据之前的分析,可知除掉氢氧根离子的同时,亦能除去CO32,所以第一步必先除去碳酸根离子。选择的试剂,应选择能除CO32,而不影响OH-的Ba2+,或Ca2+。第二步,证明是否还有OH-存

8、在。要对探究全过程进行考虑,了解离子间的转化及影响【实验】指导学生上台按之前的设计进行实验1、学生代表上台进行实验演示,其余学生观察现象通过实验现象直观展示讨论结果同时训练实验操作取一定量的变质的NaOH固体于试管中加水使其全部溶解1、向上述溶液中滴加CaCl2或Ba(NO3)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将2中的溶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