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教案》动物行为学.ppt

《精英教案》动物行为学.ppt

ID:5654455

大小:4.19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7-12-21

《精英教案》动物行为学.ppt_第1页
《精英教案》动物行为学.ppt_第2页
《精英教案》动物行为学.ppt_第3页
《精英教案》动物行为学.ppt_第4页
《精英教案》动物行为学.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英教案》动物行为学.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动物行为学一、动物行为学概述P665(一)行为与行为学1、定义P665行为是动物在个体层次上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和内在生理状况的改变所作出的整体性反应,并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2、特点:同时受到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影响,同时具有特异性和适应性。(二)描述行为学和实验行为学1、描述行为学观察动物的行为和解释动物的行为。对各种行为型进行分类和命名。p668对行为组织的层次性和顺序性的研究。P6682、实验行为学了解行为的因果关系要借助于实验行为学的研究。在实验行为学中,模型(指对任何刺激作用的现实物体的模仿)的使用起着重要的作用。例:泥蜂送食、银欧雏鸥啄喙

2、(三)研究领域行为生理学、行为遗传学、行为的系统发育和行为的个体发育、行为胚胎学、人类行为学等(四)动物的行为机制与行为适应1、基础型适应进化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可遗传。如天蛾幼虫2、表型适应指标现在一个个体身上,不可遗传。如鸥孵蛋姿势。(适应辐射与趋同进化)p674(五)比较心理学派和行为学派1、两个学派的观点比较心理学派常常只研究少数几种动物(主要是鼠和鸽),他们的目的是探索动物行为的共同规律并将其应用于人类行为的研究中。比较心理学派常常是在严格控制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研究,比较心理学派对动物对动物的学习特别感兴趣,并着重研究动物的学习能

3、力和学习带给动物的应变性,这方面研究有助于解开让人类学习之谜。行为学派感兴趣的是具有物种特异性的各种典型行为,强调行为的先天性和遗传性,行为学派大多是在野外动物的自然生境中观察动物行为。双方的研究成果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例:比较心理学派:大鼠。行为学派:黑头鸥二、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P706(一)内分泌激素与行为激素:无管腺体或神经分泌细胞的神经元分泌的化学物质。(二)激活效应激素对行为的表达和表现来说好像触发器,具有启动作用。1、无脊椎动物的蜕皮生长2、龄期3、身体颜色的变化4、昆虫羽化5、第二性征6、攻击行为和性行为(三)组织效应激素的组织效应

4、是在生物发育期间表现出来的。某些激素对动物早期发育时的性别分化有着重要影响。对哺乳动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殖激素的组织效应,因为这些激素影响着以后成年个体的性行为和攻击行为。对鸟类的研究主要涉及到生殖激素对以后性行为的组织效应。例:大鼠和小鼠的胎位(四)激素、环境与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例:环鸽的生殖周期a、雌雄鸽的行为相互影响对方的激素分泌和行为变化。b、雌雄鸽体内的激素状态c、来自环境的刺激,如巢和卵的存在能直接影响雌雄鸽的激素分泌和行为表现。三、行为的遗传基础P713(一)基因与动物行为的关系借助杂交实验可以研究基因与动物行为的关系。动物大多数行

5、为的遗传都是受多基因控制。(二)果蝇的求偶行为的遗传学分析(三)蟋蟀鸣声的遗传学分析(四)家养动物的遗传学分析(奠基者效应)四、动物行为学的基本概念P679(一)反射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的相似之处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固定的。例:巴甫洛夫(I.pavlov)对狗唾液反射的研究。(二)动性动性实际上是对刺激所作出的一种随机的或无定向的运动反应。其强度随诱发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其结果会导致身体长轴没有特定的指向。其最终结果是使动物趋向于有利刺激源和避开不利刺激源。在昆虫和无脊椎动物中常见。例:直动性、调转动性(当刺激强度减弱时,动物就会随机

6、调转方向,这种随机运动课保证动物能找到刺激源)。(三)趋性趋性是接近或离开一个刺激源的定向运动。动物体的长轴直接指向刺激源。例:趋激性。沿直线趋近或离开刺激源靠的是身体两侧具有成对的感受器,它们可将同等量的刺激强度传到中枢神经。在两个相等刺激源之间保持定向的平衡。目标趋性。(四)横定向可使动物身体与刺激源方位保持一个固定不变的角度,但不一定涉及动物的运动(背光反应和腹光反应)。横向性对于保持动物的基本定向体位是非常重要的。例:光罗盘反应(五)释放反应的阈值变化阈值是指释放一个行为反应所必须具有的最小的刺激强度。反射活动中,阈值的大小是固定不变的,

7、在复杂行为中,阈值则受各种环境刺激和动物生理状况的影响。完成某一行为后所经历的时间长短对于这种行为的再次出现有明显的影响。能诱发动物正常行为的模型被成为代用物。阈值的降低可导致行为的自发产生,这就是空放行为。如:织巢鸟的筑巢行为。(六)行为反应的疲劳现象疲劳现象是由于联络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突触传递阻力的增加而引起的。特定刺激疲劳。例:雏鸟的乞食、蜻蜓的稚虫。特定反应疲劳。例:苍头燕雀对枭的反应。(七)欲求行为和完成行为动物的复杂行为通常都可明显的分为两个阶段,即欲求行为阶段和完成行为阶段。完成行为将会导致动物的欲望下降,使该行为系统在此后的一

8、段时间内不再发生,但欲求行为本身并不能减少动物的欲望,直到达到欲求行为的目的为止。因此,欲求行为不存在特定的反应疲劳,它可以被重复释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