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中的分离技术2015.ppt

分析化学中的分离技术2015.ppt

ID:56560674

大小:32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6-28

分析化学中的分离技术2015.ppt_第1页
分析化学中的分离技术2015.ppt_第2页
分析化学中的分离技术2015.ppt_第3页
分析化学中的分离技术2015.ppt_第4页
分析化学中的分离技术2015.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析化学中的分离技术2015.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9章 分析化学中的分离技术一、概述二、常用分离方法三、现代分离技术进展四、分离基本原理第一节 概述2021/10/4一、概述1.分析对象的复杂性天然产物——提取具有生理活性的组分;紫杉醇中草药——有效组分的测定、分离2.药物、高纯试剂的制备青霉素过敏的原因:含微量其他组分;提纯后——可口服235铀、238铀的分离:利用235UF6和235UF6蒸汽扩散速度的差别。3.分析过程中的干扰仪器分析的选择性和灵敏度不断提高,但在很多情况下有干扰存在。干扰组分分离。2021/10/4分离在定量分析中的作用(1)将被测组分从复杂体系中分离出来后测定(

2、2)把对测定有干扰的组分分离除去(3)将性质相近的组分相互分开(4)把微量或痕量的待测组分通过分离达到富集的目的分离前的体系:均相;两组分A、B的分离;分离体系总是两相;液-液;液-固;气-液;2021/10/4二、常用分离方法解决常规分离技术(蒸馏、重结晶、萃取等)所不能解决的分离问题;性质特别接近物质的分离。1.沉淀分离法传统分离方法,采用沉淀剂;液-固分离。2.溶剂萃取分离法被分离物质由一液相转入互不相溶的另一液相的过程;液-液两相;互不相溶。超临界萃取。2021/10/4常用分离方法3.离子交换分离法通过带电荷溶质与固体(或液体)离

3、子交换剂中可交换的离子进行反复多次交换而达到分离。4.膜分离技术发展较快的一种分离方法;模拟生物过程;利用半透膜(高选择性)淡化海水。5.色谱分离方法柱层析;制备型气相色谱;制备型液相色谱;2021/10/4三、现代分离技术的进展以膜分离技术、高效制备色谱、超临界萃取为代表的现代分离技术;生物技术的发展需要高效分离技术:核酸、酶、蛋白质、多肽等的活性纯化;2021/10/4四、分离的基本原理1.分配系数和分配比描述被分离组分在两相中的分配平衡;判断分离的难易程度;溶质A在两相(相1和相2)中的活度之比(在一定温度下是一个常数),分配系数:a

4、、A、γ分别为活度、浓度、活度系数。两组分分配系数相差越大越易分离;两组分的分离比:分配系数大者为分子项,分离比>1。2021/10/42.回收因子与分离因子定量分析对分离的要求:待测组分A在分离过程中的损失要小,即回收完全;干扰组分B的残留量小。两个量化参数:回收因子(回收率)RA和分离因子SB/A。回收因子:常量分析中,要求RA达到0.999。2021/10/4分离因子或称分离系数,用来表达A与B的分离程度;由分离因子与A、B的原始比率乘积可得到最终分离后两组分的比值;分离因子SB/A:故常量分析中,要求SB/A达到0.001;痕量分析

5、要求达到10-6。2021/10/4内容选择第一节概述第三节溶剂萃取分离法第四节离子交换分离法第五节膜分离技术与生物试样分离结束第二节沉淀分离法2021/10/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