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11-1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必修【会员独享】.doc

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11-1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必修【会员独享】.doc

ID:56564252

大小:69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6-28

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11-1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必修【会员独享】.doc_第1页
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11-1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必修【会员独享】.doc_第2页
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11-1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必修【会员独享】.doc_第3页
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11-1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必修【会员独享】.doc_第4页
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11-1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必修【会员独享】.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11-1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必修【会员独享】.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必修)2011.11.6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区域既可以按自然要素划分,也可以按人文要素划分。我国地域广阔,各区域间差异明显。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图”,回答1-4题。1.划分Ⅰ、Ⅱ、Ⅲ三大自然区的主要依据是ⅡA.气候和地貌B.土壤和气候C.植被和土壤D.地貌和植被2.“秦岭—淮河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C.秦岭—淮河以

2、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3.下列关于各区域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A.Ⅲ区域人口和城市集中于河谷地带B.Ⅱ区域自然条件恶劣,只能发展畜牧业C.Ⅲ区域地势高、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烈D.Ⅰ区域气候湿润,适宜发展种植业4.西部地区严重缺水,生态环境恶劣,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善水源紧张的状况,以下措施你认为正确的是A.退耕还林,大面积种植乔木,提高植被覆盖率B.向天山等地的冰川撒播黑炭,以增加融雪水量,大力发展绿洲农业C.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D.大规模利用人工降雨技术,增加降水量5.“竭泽而渔”和“杀鸡取蛋”违背了可持

3、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阶段性原则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气温低,冰川广布;植被稀少,动物耐寒且种类少;自然环境制约着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人口和城市的分布;该区的高寒农牧业和人口、城市及农业区都分布在河谷地带。6.这说明了区域具有:A.开放性B.整体性C.差异性D.空间性7.对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资源调查时,获取信息的便捷方式是: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技术C.全球定位系统D.实地调查8.下列工业区中,工业发展建立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上的是A.德国慕尼黑B.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C.沪宁杭工业基

4、地D.美国东北部工业区9.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7-用心爱心专心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闻名的“北大仓”,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读下图完成10—13题。10.P为三江平原,其沼泽面积广的原因是   ①东北地区寒冷的气候和冻土的发育,使土壤中的水分不易排干 ②降水较少,但洼地积水 ③地势低平,雨水较多,每当夏季,水洼连串 ④荒地多,人为影响小A.①② 

5、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1.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A.引入灌溉水源    B.增加土壤肥力 C.平整土地      D.排水12.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A.水源不足   B.地形崎岖  C.热量不足   D.土壤贫瘠13.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A.天然林   B.水源林C.湿地    D.草地14.德国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中,不属于世界工业发展形势影响的是A.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冲击B.钢铁生产总量过剩C.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D.生产结构较为单

6、一15.“民垸”为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特有的居住地,它就是在湖泊、湿地和河道上围堤造地后,供人们居住和耕作的场所,1998年它助长了洪水的肆虐,其原因是A.它改变了地面状况,增大了降水量-7-用心爱心专心B.它影响了长江中下游湖泊的蓄水分洪功能C.它改变了长江水的补偿类型,加大了洪水来量D.它破坏了湖泊大堤,降低了防洪能力“洪水一片,枯水几条线”,是对洞庭湖现状的真实写照。据此回答16~17题。16.造成洞庭湖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①泥沙淤积 ②蒸发加强 ③围湖造田 ④降水减少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17.治理洞庭湖萎缩的主要措施有 ①长江流域退耕还

7、林,封山育林 ②洞庭湖区退田还湖,平垸行洪 ③洞庭湖区开挖湖泊,加大湖盆 ④长江干流修筑堤坝,加固大堤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8.南水北调的东线方案中的引水起点是A.杭州B.南京C.扬州D.镇江19.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和终点是A.四川盆地、上海B.川渝地区、北京C.塔里木盆地、北京D.塔里木盆地、上海20.东线调水工程对沿线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有利于沿线水生生物的生长B.沿线地下水位抬升,可解决用水紧张问题C.工程沿线可能使土壤盐碱化更加严重D.有利于沿线城市污水的排放21.形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景观的主要原因是A.风力的沉积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