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生物专题总复习考前三个月专题2细胞的代谢专点3聚焦细胞代谢的基础条件--酶和ATP复习题.doc

2018版高考生物专题总复习考前三个月专题2细胞的代谢专点3聚焦细胞代谢的基础条件--酶和ATP复习题.doc

ID:56581188

大小:1.25 M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6-29

2018版高考生物专题总复习考前三个月专题2细胞的代谢专点3聚焦细胞代谢的基础条件--酶和ATP复习题.doc_第1页
2018版高考生物专题总复习考前三个月专题2细胞的代谢专点3聚焦细胞代谢的基础条件--酶和ATP复习题.doc_第2页
2018版高考生物专题总复习考前三个月专题2细胞的代谢专点3聚焦细胞代谢的基础条件--酶和ATP复习题.doc_第3页
2018版高考生物专题总复习考前三个月专题2细胞的代谢专点3聚焦细胞代谢的基础条件--酶和ATP复习题.doc_第4页
2018版高考生物专题总复习考前三个月专题2细胞的代谢专点3聚焦细胞代谢的基础条件--酶和ATP复习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版高考生物专题总复习考前三个月专题2细胞的代谢专点3聚焦细胞代谢的基础条件--酶和ATP复习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2细胞的代谢专点3聚焦细胞代谢的基础条件——酶和ATP复习题[直击考纲] 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Ⅱ)。2.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Ⅱ)。3.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Ⅱ)。4.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Ⅱ)。5.细胞呼吸(Ⅱ)。考点3 聚焦细胞代谢的基础条件——酶和ATP1.辨析酶的概念关系图及其易错易混点(1)本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合成的原料有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合成的场所主要是核糖体或细胞核。(2)来源——凡是活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除外)都能产生酶,不能来自食物。(3)作用——催化是其唯一功能,不具有调节,也不作为能源和组成物质。(

2、4)场所——酶既可在细胞内,也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5)活性——低温只抑制酶的活性,不破坏酶的结构,但高温、强酸和强碱都能使酶变性失活。(6)过氧化氢分解机理的区别——过氧化氢酶是降低了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活化能,而加热是使过氧化氢分子获得能量,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分解的活跃态。(7)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实际上酶只是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所能催化的是本来就能发生的反应,提高了反应速率,缩短了到达平衡点的时间,而平衡点的大小只能由底物的量来决定。(8)化学反应前后的性质和数量——实际上反应前后酶的性质、数量都没有发生改变。(9)酶促反应速率和酶活性——实际上二者不完全等同

3、,因为温度和pH是通过影响酶的空间结构改变酶的活性,进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而底物浓度和酶浓度是通过影响底物与酶的接触面积而影响反应速率。(10)催化作用和高效性的机理——实际上前者是与没有催化剂对照,酶能够降低活化能;而后者是与无机催化剂对照,能够显著降低活化能。2.读懂关于酶的3类曲线(1)酶的作用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相对于无机催化剂,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更显著(如下图所示)。(2)酶的作用特性①图1中加酶的曲线和加无机催化剂的曲线比较,说明酶具有高效性,而与不加无机催化剂的曲线比较只能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②图2中两曲线比较表明酶具有专一性。(3)酶

4、的影响因素①温度和pH图甲和图乙显示:过酸、过碱、高温都会使酶失活,而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温度升高可恢复活性。从图丙和图丁可以看出:反应溶液pH(温度)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pH)。②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图甲中OP段的限制因素是底物浓度,而P点之后的限制因素有酶浓度和酶活性;图乙对反应底物的要求是底物足量。3.辨清与酶相关实验设计的5个易错点(1)若底物选择淀粉和蔗糖,酶溶液为淀粉酶,验证酶的专一性,检测底物是否被分解的试剂宜选用斐林试剂,不能选用碘液,因为碘液无法检测蔗糖是否被水解。(2)若选择淀粉和淀粉酶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检测试剂宜选用

5、碘液,不应该选用斐林试剂,因斐林试剂需水浴加热,而该实验中需严格控制温度。另外在酶溶液和反应物混合前,需要把两者先分别放在各自所需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3)探究酶的适宜温度的实验中不宜选择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因为底物H2O2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会加快,从而影响实验结果。(4)在酶的最适pH探究实验中,操作时必须先将酶和底物分别置于不同pH条件下,然后再将同一pH条件下处理的底物和酶液混合,而不能把酶加入反应物中后,再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5)探究酶的高效性时,对照组应为无机催化剂;探究酶的催化作用时,对照组应为不加催化剂;探究酶的专一性时,既可用同一种酶作用于

6、不同底物,也可用不同酶作用于同一底物。4.明辨ATP的结构及易混易错点(1)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从物质方面来看是可逆的;从酶、进行的场所、能量方面来看是不可逆的。从整体上来看,二者的转化并不可逆。(2)ATP不等同于能量: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其分子式可以简写为A—P~P~P,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能够释放出多达30.54kJ/mol的能量,所以ATP是与能量有关的一种物质,不可将两者等同起来。(3)细胞内ATP含量很少,只是转化非常迅速及时,ATP与ADP的转化总处于动态平衡中。5.能量转换过程和ATP的产生与消耗转化场所产生或消耗ATP的生理过程细胞膜消耗

7、ATP:主动运输、胞吞、胞吐细胞质基质产生ATP: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叶绿体产生ATP:光反应消耗ATP:暗反应和自身DNA复制线粒体产生ATP: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消耗ATP:自身DNA复制核糖体消耗ATP:蛋白质的合成细胞核消耗ATP:DNA复制、转录等题组一 酶的概念、作用1.(2017·全国Ⅱ,3)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答案 C解析 DNA的合成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