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我爱这土地》教案上海五四制版.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我爱这土地》教案上海五四制版.doc

ID:56605346

大小:8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29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我爱这土地》教案上海五四制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我爱这土地》教案上海五四制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我爱这土地》教案上海五四制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我爱这土地》教案上海五四制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爱这土地》艾 青【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与节奏美,理解诗歌中比喻、象征对表达情感的作用。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欣赏诗歌的意境美,通过研读理解诗歌的深刻主旨。3.体会诗歌蕴含的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感悟诗人抒发的恋土深情,陶冶情操,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1.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把握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感。2.在品读与赏析中,把握诗歌的主题,在朗读中能体现诗歌涌动的激情。【课文提示】1.《我爱这土地》作于1938年11月17日,其时正值国难当头。艾青怀着

2、对家乡、民族的爱,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他选择了一个关键的意象——土地,来为时代呐喊。“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因此这是首蕴含着深沉而真挚的爱国之情的好诗,是进行艺术熏陶和培养爱国情操的极好教材。2.作为一首自由体的新诗,与旧体诗不同在于字数、停顿、押韵没有严格的限制,随感情的表达而形式自由灵活。学习本诗,要重在体验节奏美、意象美、情感美,无论是知识的积累、还是情感熏陶,都要在积极生动的朗读中实现。以吟诵感其情,会其意,品其韵。【朗读课文】【思维训练】(根据自己情况,至少选做六题)1.题

3、目中的“土地”指的是什么?“土地”在这里是艾青本诗中的意象。2.诗中的三个“这”和一个“那”分别指代什么?有什么作用?三个“这”分别指代后半句的中心语“土地、河流、风”;“那”指代“黎明”。与题目中的“这”呼应,强化了鸟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关系,突出了鸟儿护卫祖国的决心,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3.“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作者为什么“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用“嘶哑”形容鸟儿鸣唱的喉咙,更能表达诗人为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担忧,心力交瘁的情状。这句话,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及其为祖国义无返顾的真

4、诚和执著。4.如何理解“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痴情和眷恋,为祖国献身的愿望。5.你初步感受到诗人对祖国怀有怎样的爱?这些不朽的诗句,都是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爱国志士发自内心的呼喊。6.哪些词应该重读?为什么?提示:能鲜明的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包括中心语、修饰语,都应该重读。7.诗中以什么形象来表达感情的?诗中以“一只鸟”的形象来表达感情的。“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8.诗中的“鸟”,它都歌唱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有什么象征含义

5、呢?“鸟”歌唱的内容有“土地”、“河流”、“风”、“黎明”。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被暴风雨所打击着”,说明祖国正被日本帝国主义摧残、肆虐。河流、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黎明,象征充满光明和希望的解放,以及生机无限,表明诗人对胜利的坚定信念。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的是“鸟”,也是诗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这种寓情于形象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感情的抒发,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9.本诗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祖国的挚爱深情,可是当时的祖国是怎样的?积

6、贫积弱,内忧外患等。10.既然这样,作者为什么会有这么深刻的爱?我们的祖国是饱经沧桑,但它是我们的母亲,它有着勇敢顽强的人民,它是一个不断反抗不断进取的民族等。作者在用心歌唱、用自己全部的生命在歌唱。歌唱我们神奇的土地,歌唱我们勤劳勇敢顽强的人民,歌唱祖国灿烂的未来。这是对历史的尊重,是对我们勇敢顽强的中国人民的致意,是对我们伟大祖国的致意!11.怎么理解诗中的“悲愤”、“激怒”、“无比温柔”?“悲愤、激怒”都表现出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中国人民满怀悲愤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比温柔”表达在人民斗争中,必将迎来光明、美好的

7、祖国。12.怎么理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表现诗人真挚炽热的爱国心,形象地表达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13.抄录爱国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详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 游【学习小结】【课外作业】1.完成“学习建议”。2.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3.预习《乡愁四韵》:扫除文字障碍,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