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2.3 大气环境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doc

高中地理 2.3 大气环境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doc

ID:56669558

大小:1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7-03

高中地理 2.3 大气环境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2.3 大气环境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2.3 大气环境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2.3 大气环境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2.3 大气环境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气环境1、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2、理解大气的温室效应。教学难点:1、大气的温室效应。2、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四种辐射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引导法图例分析方法教学手段:导学案、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同学们是否觉得最近天气有点异常,早晚较冷,但中午又很热。这是为什么呢?结合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听到有的同学的解释很有道理,看来对这个问题有了一点自己的想法,下面就让我们

2、通过学习这节课的内容一起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说到大气的受热过程,那我们首先要知道它的能量的根本来源是什么呢?没错,说到太阳辐射,前面在第一章第二节我们也学到太阳辐射波长范围0.15~4微米,而且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约占太阳辐射的50%,因此,我们也把太阳辐射称短波辐射。大阳辐射因为预习了教材相关内容,可能会有所回答。引出了本课要学习的第一部分“大气的受热过程”既然太阳光要到达地球,那么它的路径是怎么样的?我们都知道,地球外面被一层类似于薄膜的东西包围着,我们称它为大气层。也就是说

3、,太阳辐射要穿过大气层才能到达我们的地球。在这个过程中,太阳辐射的能量会发生变化吗?能量变少教学过程因此,我们把这种作用称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现在同学们把书翻到33页,来看一下大气的削弱作用有哪几种类型,它们的特点是什么?个体提问学生回答: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类型:吸收作用、反射作用、散射作用。通过让学生看书回答问题,训练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很好,现在我们就一个个对它们进行分析。首先是吸收作用。大气主要成分为N,几乎不吸收太阳辐射,主要是水汽和CO2吸收为红外线。而在平流层O3

4、主要吸收紫外线。所以,大气主要凭借臭氧、水汽、CO2选择性吸收一部分太阳辐射的紫外光和红光部分,而对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可见光部分则让它大部分透过,所以,太阳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很少的。(板画)接着是反射作用。主要是大气中云层和较大尘埃把投射到其上的太阳辐射的一部分又返回宇宙空间。而且,云层越后,云量越多,反射愈强。(板画)如: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它的原因是?那么,我们天空呈现蓝色,它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同学们回答的很对。它是这样子的,当太阳辐射遇到空气分子或微尘时,波长较短的光(如蓝光

5、、紫光)便以这些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射,从而使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而且散射作用只改变太阳辐射的方向,从而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板画)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散射它分两种情况,一种它是有选择性的通过空气分子或小尘埃散射太阳辐射,而另一种则是无选择性的。例如,天空呈灰白色就是无选择性地散射各种光从而使得天空呈现灰白色。因此,我们把大气的吸收、反射、散射作用,统称为大气的削弱作用。下面我们翻开创新方案的28页,看一下尝试应用。学生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有疑问可以提出。学生回答:夏季多云的白天,其

6、反射作用较强,因此会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因此气温不会太高学生回答:大气的散射作用·学生学会分析简单的图表,敢于推理和想象,能够与他人交流观点,通过层层递进的导读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在问题的引领下,明确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三种削弱作用及主要特点。太阳辐射穿过厚厚的大气才能到达地面。而且太阳辐射在传播过教学过程程中,19%被大气吸收,34%被大气和地面反射、散射回宇宙空间,而只剩下47%被地面吸收。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由地纬向两极递减。(画图解释)那么,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会使地球表

7、面温度发生什么变化?地球表面吸收太阳辐射,使之温度升高。没错,当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后,会使地面升温,当地面温度达到一定时,他就会成为一个辐射源,把热量向外辐射。我们就把它称为地面辐射。而根据辐射原理,物体温度愈高,辐射的最大能量部分波长愈短,物体温度愈低,辐射的最大能量部分波长愈长。而我们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为15℃,而太阳约为6000K,比太阳的温度少得多。所以地面辐射的波长比太阳辐射的波长长,且其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线部分,所以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我们再看看,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经过大气时,几乎全部

8、被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CO2吸收,从而增高了大气温度,所以,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热源。而在大气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射长波辐射,大气辐射仅有一小部分射向宇宙,而大部分射向地面。方向刚好与地面辐射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又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这种作用,我们把它叫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而人们也习惯称它为大气的“温室效应“。我们都知道,随着工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能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多。而矿物燃料的燃烧、森林的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