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

ID:56692647

大小:236.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7-05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设计理念本节课运用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组织教学过程。本节课之前已有良好的知识铺垫,学习过程中若是简单地由教师讲解重难点,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在课堂上也能清晰说出书本上的基本概念。看似简单快速高效的同时,学生在具体应用中却还是要连连犯错,其根本原因是学生并没有真正完成对知识的重新构建。正确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必须先对原有知识结构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在此基础还要发现认知上的缺陷与不足,并通过自主参与到活动中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形成新的正确认识,建立新的知识结构。本节课的课堂组织,主要分为两种情况。基础知识部分强调生态系统结构有关知识的利用,通过简单的设问、图片的展示引出食

2、物链、食物网、光合作用等相关知识,从而较好的解决能量转化的渠道、转化形式等问题。重难点部分,通过丰富有趣的素材提供学生充分的讨论空间,教师围绕寻找错误(学生讨论过程中产生的不同观点)—展示错误(将讨论中的典型问题传递给全体学生进一步思考)—解决错误(学生进一步讨论形成新的统一看法)的过程组织教学。二、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浙科版普通高中生物必修三第6章第3节。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结构的基础上,对生态系统功能的继续学习。食物链、食物网是能量流动的渠道,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维持稳态的基础。这节课在整个生态系统的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生态系统中的核心概念。同时这节课还

3、需要结合必修一新陈代谢的有关知识,学科综合性强。教材上讲述的内容较为简单,但在具体应用上需要对摄入量、同化量、传递效率的计算等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因此需要再精选一些内容充实教学素材。三、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学习当中,已经基本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物群落以及非生物环境,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为食物链、食物网。在生态金字塔的学习中,已经了解到其中的能量金字塔是不可能倒的,并能做简单的解释。所以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基本特点是较为了解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应在充分利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加以突破,进一步理解能量流动的源头、渠道、具体形式;同化量与摄入量的

4、关系;某一营养级同化量的具体去向;能量的传递效率。其中同化量与摄入量的关系、某一营养级同化量的具体去向、能量的传递效率用摄入量还是同化量计算这些问题相对都比较抽象,在具体应用中容易出错。在学生的认识当中落叶对作物是有帮助的,可以为其提供营养成分。但在部分学生的前概念当中,对营养成分的理解是模糊的,枯枝落叶为作物提供的是能量还是物质并不是很清楚。学生认知上的一些缺陷,需要教师创造机会暴露问题,才能在课堂上有效解决。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渠道、具体形式;2.能概述摄入量与同化量两者的关系;3.能概述能量流动过程和基本特点。(二)能力目标1.能根据能量流动图,

5、进行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2.通过写出食物链与食物网并结合能量的传递效率,进行相关问题的计算。(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桑基鱼塘、稻田养鱼等生态农业中充分利用能力例子的分析,认识到我国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五、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量流动的过程和基本特点教学难点:某一营养级同化量的去向;通过写出食物链与食物网并结合能量的传递效率,进行相关问题的计算。(二)解决措施在教学上选择合适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多鼓励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学习。在深入学习能量流动的过程中,以青菜—小

6、美,青菜—兔子—狐狸为主线,开展每一营养级能量来源与去向的分析讨论,逐步总结出某一营养级同化量去向的共同点,进一步总结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全过程。再结合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图补充补充说明未同化的部分。利用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图中的具体数字计算能量传递效率,初步得出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再此基础上再次结合青菜—兔子—狐狸的例子,计算兔子到狐狸的传递效率,通过学生不同分析的讨论,明确不能用摄入量计算传递效率,而是利用同化量计算。在之后的问题讨论当中,始终坚持充分保障学生讨论时间。讨论时间以能暴露学生产生的问题,并在讨论中解决问题为标准。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寻找出现的错误,并将典型错误加以引导供

7、更多的学生深入分析。六、课型与课时安排本节课为新课教授,安排一课时,计45分钟七、教法与学法结合问题讨论学习为主八、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置情境引入新课【展示】图片假如你独自一人漂流到一座荒岛,你又很幸运,岛上留有一些一些玉米,同时还有以这些玉米为食的鸡。【设疑】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你会怎么做?备选策略1:先吃鸡,再吃玉米;备选策略2: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思考与讨论较多的学生选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