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___导学案.doc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___导学案.doc

ID:56752497

大小:6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7-07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___导学案.doc_第1页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___导学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___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名称专题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型新授课总课时2【学习目标】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学习重点】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特征【学习难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动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学法指导】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小组学习;引导学习。【导学过程】(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程序,问题)个案补充课前自主学习预习导学(5分钟)一、自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以下题目均为A级,请所有同学认真完成)知识点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1.趋势

2、: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2.阶段特征及表现:(1)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A.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为①;B.鸦片战争后②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的礼服之一;C.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综合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③。此后几十年,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D.20世纪20年代后,人们吸收西方服饰的长处对④进行创新,使之由宽松肥大开始向称身适体、短袍窄袖的方向发展,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2)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

3、届三中全会: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民众服饰趋于单调;A.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以列宁装和连衣裙为特征的⑤受到青睐;B.上下分体的中式便装成为日常穿着,被称为“干部服”的中山装成了流行时尚。(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A.人们对服饰的要求由穿得暖向穿得好过渡,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知识点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1.中国的四大菜系是①、②、③、④。2.西餐的传入及影响(1)时间:19世纪40年代起传入中国;(2)影响:A、西餐中常用的原料开始大量进入百饭餐桌;B、专门生产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开始出

4、现,⑤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点三、居室建筑的演进1.特征:(1)居民住房在城乡之间、贫富之间有明显差异;(2)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①成为典型特征。2.表现:(1)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是②;(2)外国人来华后,在③开始大量出现西式住房;(3)20世纪30年代前后,④等地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4)西式的⑤开始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知识点四、习俗风尚的变革1.原因:(1)①、新文化运动的推动;(2)新中国的成立以及②的影响。2.表现:(1)婚姻方面A、清末民初,青年男女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

5、姻自主;婚姻礼俗开始③,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B、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时尚。(2)丧礼方面A、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趋于简化,出现带有西方色彩的新式丧礼;一些城市建立了殡仪馆和公墓;农村中实行更多的仍是传统葬礼;B、新中国成立后,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④改革。(3)其他方面A、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B、⑤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C、点头鞠躬取代跪拜作揖,⑥成为社交场合常见的礼节。D、民众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旧道德、旧礼教遭到批判,女子获得受教育权利的同时,

6、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课中合作探究展示导思(30分钟)1、(C级)探究一: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表现、特征及影响。2、(C级)探究二: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主要因素。课堂自主检测检测导练(5分钟)1、小说《文明小史》中,描写一位学堂出身的少奶奶时写道:“穿双外国皮靴,套件外国呢子的对襟褂子,一条油松的辫子拖在背后,男不男,女不女的。”材料反映了这位少奶奶的服饰特点是()A.完全西化B.中西合璧C.固守传统D.女扮男装2、有一幅对联曰:“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论;阴阳合

7、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这幅对联应出现在()A.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后C.戊戌变法后D.辛亥革命后3、1905年2月12日《时报》载文《正俗篇》曰:“乡民之进化,常后于市民;女子之开通,常迟于男子”,说明当时社会习俗的变革()A.只发生在城市B.只发生在男子身上C.程度极不平衡D.城市农村同步进行4、“古者贵贱有章,衣服有别,无敢惑紊者。羔裘豹袖者,望而知为大夫,褐宽博者,望而知为贱役。”材料反映了古代服饰特点之一是()A.拘谨B.呆板C.等级森严D.保守5、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后,苏式服装

8、在中国经历了由争相穿着、引为时尚到无人问津,退出中国服饰时尚舞台的历程。导致这种耐人寻味的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提倡艰苦朴素的作风B.中苏关系由友好到破裂C.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D.民众不再喜欢苏式服装6、清末民初,在北京“向日请客,大都同丰堂、会贤堂,皆中式菜馆。今则必六国饭店,德昌饭店、长安饭店,皆西式大餐也”,导致这种现象原因是()A.中式餐馆生意萧条B.西式餐馆生意兴隆C.人们崇洋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