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综合复习一 地理部分.doc

小学科学综合复习一 地理部分.doc

ID:56755517

大小:14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7-07

小学科学综合复习一    地理部分.doc_第1页
小学科学综合复习一    地理部分.doc_第2页
小学科学综合复习一    地理部分.doc_第3页
小学科学综合复习一    地理部分.doc_第4页
小学科学综合复习一    地理部分.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综合复习一 地理部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科学综合复习一地理部分1、地形包括()等。地球表面有()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2、常见地形的特点: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的是();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绝的低矮山丘组成的是();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的是();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的是();周围有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地势较低的是()。3、在地形图上,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和(),白色表示(),绿色表示(),蓝色表示()。地球上()多,约占()少。中国的西部多(),东部多()。浙江的主要地形为()。七大洲:()。四大洋:()。中国的平原有(),高原

2、有()。4、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火山和地震是由于()造成的。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的,如火山和地震;有时是()的,如地球板块间的运动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球内部分为()、()、()三部分,地震主要发生在()内,火山活动与()和()有关。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温度越来(),压力()。全球分成六大板块:()5、由于受()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岩石(风化)→岩石碎裂(继续风化)→()。①我们用给岩石加热和冷却的实验,来模拟岩石在自然界不同

3、温度环境中所受的影响,可以推断自然界中岩石在冷热的不断作用下会();②用晃动瓶中水和石块的实验模拟河流中岩石被磨蚀的过程,可以知道岩石在水流的推动作用下(),同时还和河岸河床摩擦,最后它们的()都发生了改变:越变(),棱角被();③在石膏中种豌豆的实验模拟植物生长及根的力量对岩石的破坏。说明大自然中植物的根可以楔入岩石缝隙,使(),还可以分泌酸性物质腐蚀岩石;④动物活动对岩石产生影响。比如小动物(),在地表岩石附近活动的昆虫频繁走动等等。岩石改变模样的原因有:()、()、()、()。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6

4、、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等。地质学家按照粒径的尺寸对这些不同的颗粒制定了分类标准。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其次是(),接着是比沙还小的(),最小的土壤微粒是(),这些统称为()。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先沉积,()后沉积。6、土壤沉积实验。把土壤放在水里还未搅拌时,我们能看到气泡冒出来,说明土壤中()。搅拌后静止一段时间,我们明显地看到土壤按()先后沉积下来,并分成了几层。沉积物最上面的一层是(),用棍子挑一点在手上涂抹,会感到是()。其次是()

5、,越到底下,颗粒()。漂浮在水面上的是()。灼烧干燥土壤时,会闻到一股(),这是土壤中的()燃烧时发出的;用蒸馏水浸泡土壤,然后用滴管取土壤溶液滴在玻片上,待水分蒸发后就可以看到在玻片上会(),这就是溶解在水中的()。土壤剖面图,按土壤形成的过程分成四层,从下到上依次是()。8、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我们的土壤妈妈》一诗是由我国著名科普作家()所写。9、雨点降落时的力量可以()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这就是()。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开始。

6、沿着地表流走的雨水叫(),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使土地受到侵蚀。侵蚀使地表的()、(),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地表()、()、()等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等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如果()、()等就会加剧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当然侵蚀也不完全只有危害,比如在河流的下游,河水带来的肥沃土壤会逐渐堆积成()即三角洲,为人们增加新的土地。如我国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10、河流也是流水()而形成的。在上游,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并(),在下游水流比较缓慢的地方,这些泥土又会()。河流的(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一条河流从

7、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上游两岸是(),中游是(),下游是()。河流对土地不仅有()也有()。11、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①自转:方向为()或(),绕着()且倾斜,倾向于(),自转周期为(),用()()来证明,产生了()、()等现象。②公转:方向为()或()绕着太阳转,周期为(),用()、不同季节同一时间天空中星座()来证明。产生了()、()()等现象。地球公转的轨道是()等。地球公转一周自转约()天。12、观点和学说,①地心说:()提出、地球是球体、地球处于()静止不动、()转。②日心说:()提出、著作为《》、地球

8、是球体、地球是运动的,每24小时自转一周、太阳是不动的,()转。13、世界时区图:以地球的()线为标准,将地球分成()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天文台的经线定为()度经线,0度经线向东180度为(),向西180度为(),每隔()度为一个时区,每相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