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胺H1受体拮抗剂研究进展.doc

组胺H1受体拮抗剂研究进展.doc

ID:56761213

大小:2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7-07

组胺H1受体拮抗剂研究进展.doc_第1页
组胺H1受体拮抗剂研究进展.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组胺H1受体拮抗剂研究进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组胺H1受体拮抗剂研究进展  由于近年来变态反应性疾病有增加趋势,人们对进一步开发研究组胺H1受体拮抗剂寄予希望,据统计,目前上市和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约有8个,现简述如下:  1.fexofenadinehydrochloride  系美国HoechstMarionRoussel公司研制成功的无镇静作用的抗组胺药,已于1996年在美国首次上市,获准用于季节性变态反应性鼻炎。  本品是特非那定的活性代谢产物,其抗组胺活性约为特非那定的30%,但不会干扰肌细胞K+通道,对心血管系统无不良影响,没有致心律不齐作用。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该产品在人体内可进一步代谢为特

2、非那定的酮酸代谢物,性别、年龄对药代动力学参数影响不大,人体对其耐受性良好,口服吸收后大部分从粪中排泄,少量从尿中清除,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1.42小时,最大血药浓度为167ng/ml。临床结果表明,本品对豚草致敏病人和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病人均有良好疗效,在14天的疗程中,仅有少数病人出现轻微不适感,未见其它明显不良反应。  2.咪唑斯汀(mizolastine)  本品是法国Synthelabo公司与日本MitsubishiChemical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1996年首次在美国上市,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结膜炎和荨麻疹;同时在包括英国在内的15个欧盟国家提

3、出注册申请,其中瑞士已批准注册。在欧洲作为治疗哮喘的辅助用药正在进行Ⅱ期临床试验。  研究表明,本品对外周H1受体有很高的特异性亲和力,对5-羟色胺受体、去甲肾上腺素受体、M胆碱受体无作用,在治疗剂量下没有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其活性高于氯雷他定和特非那定,且能抑制过敏反应时组胺的释放。较高剂量时能抑制由血小板激活因子和白三烯D4引起的豚鼠支气管哮喘。口服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1小时,清除半减期约8小时。报道的临床不良反应有倦睡、疲劳和头痛。  3.olopatdinehydrochloride  本品是日本KyowaHakkoKogyo有限公司和美国Alcon公司共同开发的抗过

4、敏药。1997年以0.1%外用溶液制剂在美国首次上市,用于临时预防过敏性结膜炎引起的眼部瘙痒,同时在日本作为抗过敏药和抗哮喘药正在进行Ⅲ期临床试验。  此药是具酮替芬(ketotifen)样三环骨架结构的化合物,有抗多种变态反应的作用,活性比酮替芬强,对组胺H1受体有较高的亲和力,能抑制细胞释放组胺、类胰蛋白酶、前列腺素D2、速激肽、白三烯B4、促凝血素B2和血小板活化因子的生成;无中枢镇静作用,也没有类似特非那定的潜在致心律不齐作用。  4.rupatadinefumarate  本品是西班牙JUriach&CiaSA公司开发的具有拮抗组胺和血小板活化因子双重作用的抗过敏药

5、。适用于治疗常年过敏性鼻炎和枯草热,正处于Ⅱ期临床试验中。其口服治疗剂量能选择性拮抗组胺H1受体,对5-羟色胺、乙酰胆碱、前列腺素F2α、白三烯D4仅有很弱的拮抗作用,尚能与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非竞争性结合,可抑制致敏细胞脱颗粒。本品没有心血管毒性和潜在的致心律不齐作用,也无中枢镇静作用。口服本品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1~1.5小时,峰浓度与剂量呈线性相关(单次剂量10~40mg;峰浓度为2.3~1.47ng/ml),剂量为40mg时的半减期为12.9±6.3小时。  5.efletirizine  本品是比利时UCBSA公司研制开发的治疗过敏性鼻炎、结膜炎的抗组胺药,其0.3%滴

6、鼻剂正被推荐进行Ⅲ期临床试验。本品局部应用于粘膜,具有高度抗组胺活性,人体对鼻喷雾给药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尚未发现与药物有关的明显不良反应。  6.tagorizine  本品是日本Dainippon公司开发的抗过敏药,其活性是酮替芬的5倍,能拮抗组胺和5-脂氧酶的活性,抑制细胞释放过敏介质,目前正在进行Ⅲ期临床试验。  7.norastemizole  本品是美国Sepracor公司研制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为阿司咪唑的活性代谢物,其豚鼠静注活性相当于阿司咪唑的40倍,无镇静作用,有轻微的致心动过缓作用,现正在进行Ⅱ期临床试验。  8.flezelastine  本品是

7、德国AstaMedica公司研制的抗过敏和治疗哮喘用药,且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正在进行Ⅱ期临床试验。  这些新近研制开发的抗组胺药与老一代产品相比,毒副作用明显减少、减弱,且大多对其它过敏介质有较强的拮抗作用,选择性明显增强,能治疗变态反应的代表性疾病哮喘,预示着新一代组胺药的发展方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