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课程教学计划.doc

CAD课程教学计划.doc

ID:56785454

大小:4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7-11

CAD课程教学计划.doc_第1页
CAD课程教学计划.doc_第2页
CAD课程教学计划.doc_第3页
CAD课程教学计划.doc_第4页
CAD课程教学计划.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CAD课程教学计划.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计划(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学科AutoCAD2006问班级08机电1、08一年制、08计算机、08机电2问制定人任修霞问教务处AutoCAD2006科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一、学期教学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命令,能够独立地做出中等难度的建筑施工平面图。获得应用技巧,使学生具有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是环境与艺术专业的必修专业课,是一门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AutoCAD2006软件的主要功能和特性,掌握本课程相应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能

2、力,提高软件的操作水平;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建筑平面图的绘制。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参加美国Autodesk公司的认证考试,获得全球通用的AutoCAD工程师证书,以适合于企业工厂绘图员岗位的需要。(一)技能目标:(1)  了解和掌握AutoCAD2006基本理论和基本常识;(2)  熟练掌握AutoCAD2006的使用技巧;(3)  熟练使用AutoCAD2006操作界面和功能;(4)  掌握AutoCAD绘图技巧,如AutoCAD命令的各种执行方式、状态栏辅助绘图、坐标系和坐标值,如对象捕捉和极轴的设置、点的坐标输入(5)  掌握图层特性的设置及使

3、用。(6)  掌握目标对象尺寸标注样式的创建及使用;(7)  掌握三维的基础知识,如何利用拉伸、旋转等方法将二维图形绘制成三维图等;(8)  掌握使用三维命令绘制三维图形;(9)  掌握三维实体的编辑方法,如三维面、三维边、三维体及布尔运算的操作方法。;(10) 了解AutoCAD2006打印参数的设置方法和输出方法。(二)能力目标:(1)  熟练地运用AutoCAD2006制作建筑施工图,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2)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阅读资料和利用资料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中职班的大部分学生以前接触计算机比较

4、少,动手能力比较差,对色彩的了解也很差。这给计算机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计算机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三、教材分析及处理意见:本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是向学习者传授AutoCAD基础知识和培养AutoCAD应用能力的入门课程,其内容着重AutoCAD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Auto

5、CAD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培养学生应用AutoCAD的基本能力和思维方法,从而具有应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一般信息的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作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基础。四、教学重点、难点、关键:重点:绘制简单的平面图形;图形的编辑命令;尺寸标注难点:图案填充;图形的镜像、阵列;块的应用。关键:二维绘图和编辑、尺寸标注五、教法及改进教学的主要措施:教法:讲授、演示、上机实践等。改进教学的措施:采用精讲多练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六、加强实验实习教学的设想: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上机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各种操作,提高学生

6、的动手能力。七、德育、美育渗透各学科的教学设想:通过分组学习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集体观念和协作意识,并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思想和品德教育,锻炼学生的意志,提高学生个方面的素质。附:教学进度表名称理论上机大纲规定学时数6464本学期学时数128本学期共  16 周,每周  4 节,共计 64 节。周次教学内容课时61AutoCAD2006基础 42-4AutoCAD2006绘图命令125—6图层功能分层管理图形87图形的编辑命令 48尺寸标注的创建和使用49图块的创建与插入410轴测图的绘制与标注使用411标准几何体的绘制412复杂几何体的绘制413实

7、体的编辑方法414三维空间标注的使用415建筑平面图的绘制416AutoCAD2006图形的打印及输出的操作4合计6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