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选择题重难点【附解析】.doc

中考数学选择题重难点【附解析】.doc

ID:56787675

大小:2.10 MB

页数:52页

时间:2020-07-11

中考数学选择题重难点【附解析】.doc_第1页
中考数学选择题重难点【附解析】.doc_第2页
中考数学选择题重难点【附解析】.doc_第3页
中考数学选择题重难点【附解析】.doc_第4页
中考数学选择题重难点【附解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数学选择题重难点【附解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6年中考数学选择题重难点轻松过关及解析1.如图,某市在“旧城改造”中计划在一块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空地上种植某种草皮以美化环境,已知这种草皮每平方米a元,则购买这种草皮至少要(  )A.450a元B.225a元C.150a元D.300a元2.如图,边长为6的大正方形中有两个小正方形,若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S1、S2,则S1+S2的值为(  )A.16B.17C.18D.19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BC于E,AF⊥CD于F,∠EAF=45°,且AE+AF=2,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  )A.2B.4C.4D.84.已知,如上右图,动点P在函数y=(x>0)

2、的图象上运动,PM⊥x轴于点M,PN⊥y轴于点N,线段PM、PN分别与直线AB:y=﹣x+1相交于点E,F,则AF•BE的值是(  )A.4B.2C.1D.5.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的顶点A在y轴上,顶点D在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已知点B的坐标是(,),则k的值为(  )A.4B.6C.8D.106.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点M在AC边上,且AM=2,MC=6,动点P在AB边上,连接PC,PM,则PC+PM的最小值是(  )A.2B.8C.2D.107.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化简二次根式+的结果是(  )A.a

3、+bB.﹣a﹣bC.2b﹣cD.﹣2b+c8.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是CD的中点,AE平分∠BED,PE⊥AE交BC于点P,连接PA,以下四个结论:①BE平分∠AEC;②PA⊥BE;③AD=AB;④PB=2PC.则正确的个数是(  )A.4个B.3个C.2个D.1个9.某天,小华到学校时发现有物品遗忘在家中,此时离上课还有15分钟,于是立即步行回家去取.同时,他爸爸从家里出发骑自行车以他3倍的速度给他送遗忘的物品,两人在途中相遇,相遇后小华立即坐爸爸的自行车赶回学校.爸爸和小华在这个过程中,离学校的路程S(米)与所用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假设骑自行车和步行的速度

4、始终保持不变).下列说法:①学校离家的距离是2400米;②小华步行速度是每分钟60米;③爸爸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分钟180米;④小华能在上课开始前到达学校.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A.1个B.2个C.3个D.4个10.如图,在菱形ABCD中,AB=5,对角线AC=6.若过点A作AE⊥BC,垂足为E,则AE的长为(  )A.4B.C.D.51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BE平分∠ABC交CD于E,且BE⊥CD,CE:ED=2:1.如果△BEC的面积为2,那么四边形ABED的面积是(  )A.B.C.D.12..已知:在△ABC中,BC=10,BC边上的高h=5,点E在边AB

5、上,过点E作EF∥BC,交AC边于点F.点D为BC上一点,连接DE、DF.设点E到BC的距离为x,则△DEF的面积S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A.B.C.D.13.如图,将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15度得到△AEF,若AC=,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1B.C.D.14.如图,在∠AOB=30°的两边上有两点P和Q在运动,且点P从离点O有1厘米远的地方出发,以1厘米每秒运动,点Q从点O出发以2厘米每秒运动,则△POQ为等腰三角形时,两点的运动时间为(  )秒.A.B.C.;5D.以上都不对15.如图,C为⊙O直径AB上一动点,过点C的直线交⊙O于D,E两点,且∠A

6、CD=45°,DF⊥AB于点F,EG⊥AB于点G,当点C在AB上运动时,设AF=x,DE=y,下列中图象中,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式的图象大致是(  )A.B.C.D.16.如图,图中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16﹣4πB.32﹣8πC.8π﹣16D.无法确定17.如图,在△ABC中,AB=10,AC=8,BC=6,经过点C且与边AB相切的动圆与CA、CB分别相交于点P、Q,则线段PQ长度的最小值是(  )A.4.75B.4.8C.5D.418.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B=90°,E为AB上一点,分别以ED,EC为折痕将两个角(∠A,∠

7、B)向内折起,点A,B恰好落在CD边的点F处.若AD=3,BC=5,则EF的值是(  )A.B.2C.D.219.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如图,下列结论:①abc>0;②2a+b=0;③当m≠1时,a+b>am2+bm;④a﹣b+c>0;⑤若ax12+bx1=ax22+bx2,且x1≠x2,x1+x2=2.其中正确的有(  )A.①②③B.②④C.②⑤D.②③⑤20.如图,已知直线y=﹣x+2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与双曲线y=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