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教学设计.doc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教学设计.doc

ID:56833278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7-15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教学设计.doc_第1页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教学设计.doc_第2页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教学设计献县尚庄中心小学刘娈娈一、教学内容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复习,让学生更进一步学习和运用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从练习中找到常用的互换方法。2、情感目标:通过复习过程中的讨论交流,互相评价,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学会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学习的方法。三、教学重点复习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找到互换的方法和一般规律。四、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同学交流等。五、教具准备幻灯片六、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提出学习目标。1、出示幻灯片,学生观察分析,自由发言。我们不能

2、言而无信.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问:比较这组句子的句式和意思有什么异同?标点和语气有何不同?2、学生发言。3、教师引入课题,板书课题:反问句与陈述句之间的转换4、给学生提出学习目标。(二)陈述句怎么转换成反问句呢?1出示例句1:我们不能言而无信。请同学把它换为反问句: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难道我们能言而无信?2出示例句2:对于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不能容忍。请同学把它换为反问句:对于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容忍呢?对于浪费能源的现象,难道我们能容忍吗?3出示例句3: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请同学把它换为反问句:难道我们不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吗?4教师引

3、导学生总结方法: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①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②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词。③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5练习,幻灯片出示几道练习题,学生口头练习,教师及时指导。①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②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③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④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⑤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6再次总结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7反

4、问句转换为陈述句出示例句: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改成的陈述句是: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令我们感动。8学生法讨论学习。(小组讨论)9总结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的方法: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10练习,幻灯片出示几道练习题,学生口头练习,教师及时指导。①有幸得到叶圣陶先生的指导,我的写作怎么会不进步呢?②这次春游,不是给了我们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吗?③这篇作文竟在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奖,我怎能不高

5、兴?④别人能办到的事,难道我们就不能办到吗?⑤时间流逝很快,难道我会不珍惜吗?11总结。:通过本堂课的复习,你又有了什么更大的收获?12板书设计:句型复习—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陈述句:我们不能言而无信.反问句: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陈述句: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反问句:难道我们不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