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心理问题及辅导.doc

农村小学生心理问题及辅导.doc

ID:56835220

大小:29.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7-15

农村小学生心理问题及辅导.doc_第1页
农村小学生心理问题及辅导.doc_第2页
农村小学生心理问题及辅导.doc_第3页
农村小学生心理问题及辅导.doc_第4页
农村小学生心理问题及辅导.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生心理问题及辅导.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农村小学生心理问题及辅导湖州织里实验小学施建荣摘要:本文通过我校旧馆完小一至六年级6个班的246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抽样访问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特别是临近毕业,少数学生表现出更多的心理问题,诸如不同程度的焦虑、厌学、逆反、交往障碍、意志品质不成熟等。而影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具有健康心理的二十一世纪劳动者是学校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访问调查成因及对策一、调查发现农村小5学生在校情绪不良,感到有点烦或不愉快的高达41%。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中段学生有41%,高段有29%的

2、小学生学习动机扭曲,正因为动机缺乏,因此相当部分农村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高,体现在课堂回答问题上,中段有24%,高段有40%的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能认真完成作业的中段为83%,高段仅为69%,中高段学生学习积极性存在显著差异,高段小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应引起高度重视。而面对考试,20%左右的学生情绪紧张,高年级学生因面临的压力更大,拿高分是直接的心理动机,已能体验或预计到考试结果对自身潜在威胁,因而担忧更为明显,47%出现轻微焦虑,24%属于过度焦虑。这种心理障碍如果处理不好,可能给学生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负面影响。30%~40%的学生与同龄人在一起时未感到快乐,其中12%的学生感到不合群、孤独

3、,甚至有2%的中段学生感到自卑,显示出少数农村小学生存在孤僻心理。孤僻是心理上的屏障,这种心灵上的孤寂极不利于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部分农村小学生存在交往障碍,40%左右的学生与新朋友在一起时不好意思接近,甚至只顾自己玩,不善于与伙伴沟通,中段有21%,高段有29%的学生受了委屈时独自生闷气,17%的中段学生,33%的高段学生心中的秘密谁也不说,表明他们的情感有一定的闭锁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导致部分农村小学生交往的心理问题是自卑、怯弱、排斥、闭锁等,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之间的交往(也包括亲子交往、师生交往等)使人不容易接近,也得不到真正的友谊。15%~25%的学生会在别人踩了一脚

4、时予以报复,包括语言上的(骂)和有形的(反踩一脚)行为,10%~15%的学生捉弄小动物甚至以弄死为乐,流露了一定的虐待心态,这表明少数农村小学生具有对抗性或攻击性行为,这种趋向的儿童容易出现品行障碍。40%左右的学生不积极参与竞选干部,其中近15%明显缺乏自信而放弃竞争,10%左右是缺乏服务意识,不愿多做事而不愿参加竞争,14%~20%持无所谓的态度。这表明,农村小学生竞争意识不强。而竞争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在人生的每一个关头,都面临着挑战和竞争。这些心理问题,值得教育工作者深入探究其原因,反思教育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走出情绪的低谷,保持旺盛的精力,愉悦的心情投入学习、生活之中。二、成因分析

5、进一步调查分析表明农村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既有其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造成这些状况的主要因素有:(一)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农村已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现象,贫富悬殊进一步拉大,确有一部分家庭勤劳致富,但仍有相当多的家庭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甚至还有一部分家庭仍然相当贫困,因此家庭教育,出现了明显的三多三无现象:一是外出打工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法辅导,二是家长文化水平不高的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力辅导,三是对教育缺乏正确认识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心辅导。同时,多数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也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家长对子女爱得过分,照顾过度,期望过高,也有少数

6、学生父母离异,使孩子心灵受到极大伤害,这是造成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二)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影响。虽然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引起重视,但心理教育的施行受师资等条件的限制,普及不够,方法仍较简单,而且,学校教育存在“重智育轻心育,知行不一”的问题,学生心理问题未引起足够重视,心理教育意识淡泊,缺乏系统研究,这也是农村小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小学毕业班学生学习负担和学习压力,相对其他班级来说,要重许多。许多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在行为上常常表现为:有话不想跟老师讲,有问题不想请教同学,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不想参加。完完全全成了一个被动的“学习机器”。(三)

7、社会环境对学生心理教育的影响。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氛围不浓,“小农经济”意识仍相当普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5心态普遍存在,绝大部分家长对教育缺乏足够认识,对心理教育相关知识更是知之甚少。农村经济较发达地区,对子女百依百顺,包办一切,在家备受父母、祖父母等几辈人的呵护,几乎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同时受拜金主义思想影响严重,学生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另外,新闻媒体、网络世界对当今的农村小学生的影响也很大。(四)大教育观在农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