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8种群(含解析)苏教版.docx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8种群(含解析)苏教版.docx

ID:56847963

大小:2.15 M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7-16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8种群(含解析)苏教版.docx_第1页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8种群(含解析)苏教版.docx_第2页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8种群(含解析)苏教版.docx_第3页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8种群(含解析)苏教版.docx_第4页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8种群(含解析)苏教版.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8种群(含解析)苏教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规范练28 种群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种群特征及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增长型种群的出生率应高于衰退型种群的出生率,而死亡率则相反B.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中的雄性个体主要是通过改变种群年龄结构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时,当标志物易脱落或颜色过于鲜艳时均会增大误差D.自然环境中增加某种群的天敌数量不影响该种群的K值2.下列各图分别表示不同种群的三个年龄期个体数量,其中种群密度将会增大的是(  )3.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有关说

2、法不正确的是(  )A.随机取样方n个,每个样方的生物个体数量为x1、x2…xn,则样方内生物个体数量的平均值为(x1+x2+…+xn)/nB.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C.计数时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11D.标志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估算公式是标记个体数×重捕标记个体数/重捕个体数4.(2018江苏)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人工生态通道可以起到将森林斑块彼此连接起来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农田的存在,增加了松鼠的活动空间B.生态通道有利于保护该种松鼠遗传多样性C.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

3、于不同种群,存在生殖隔离D.林木密度相同的不同斑块中松鼠的种群密度相同5.(2019山东聊城模拟)将10mL酵母菌培养液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并于不同时间内等量均匀取样4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结果如表所示。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样品酵母菌数量/(个·mm-3)pH112104.828205.4312103.7410005.0A.培养过程中酵母菌始终出生率>死亡率B.样品的取样先后次序为2、4、1、3C.对酵母菌而言,10mL该培养液的环境负荷量可能为1.21×107个D.若进行第5次均匀取样,10mL样品中的酵母菌数

4、量有可能低于1.21×107个116.(2019湖北襄阳五中月考)如图表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和有环境阻力条件下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为“J”型增长,每年增加的个体数量始终不变B.图乙为“S”型增长,G点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F点时进行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应该在E点左右7.假设在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的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增长速率为甲时,该家畜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种群增长速率为乙时,该家畜

5、种群的数量达到最大C.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家畜,可以在丙点时适当捕获D.种群增长速率为丁时对应的种群数量可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118.如图为某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K1为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点时由于某种因素的改变使环境容纳量由K1变为K2。下列导致K1变为K2的原因中,最不可能的是(  )A.该种群的天敌大量迁出B.该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C.气候条件发生了改变D.该种群生物的营养级降低9.某学生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右图所示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6、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结构先是增长型,后是稳定型,最后变为衰退型B.种群数量在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C.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D.每次取样前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10.为了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科学家释放了一定量的标记过的斜纹夜蛾,适当时间后用杀虫灯诱杀,统计标记个体的个数占释放总数的比例(回收率),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1A.若标记总量为N,回收率为a,则斜纹夜蛾的种群密度为N/aB.诱捕距离加大,被标记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上升C.该研究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密度无关D.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改

7、变种群年龄结构11.(2019四川重庆中山外国语学校开学考试)为了研究大气污染对葫芦藓的影响,从某化工厂到居民区每隔80米距离依次设置4个监测点,另在空气清洁的采集地设置了第5号监测点。实验共统计五次,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结果通过标志重捕法获得B.除5号外,其他各监测点的葫芦藓均呈“J”型增长C.该实验设置的自变量是污染物作用的时间和污染物浓度D.该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死亡数量的增加,各监测点的自然增长率逐渐下降二、非选择题12.(2019全国Ⅲ理综)回答下列与种群数量有关的问题。11(1)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

8、到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进行计数。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由此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为     型,且种群数量为     时,种群增长最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