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挖运专项施工方案.doc

土方挖运专项施工方案.doc

ID:56864305

大小:1.60 M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7-16

土方挖运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页
土方挖运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2页
土方挖运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3页
土方挖运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4页
土方挖运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方挖运专项施工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章编制说明序号类别名称编号1合同文件与甲方所签定的深圳市建设工程施工(单价)合同/2外来文件建筑工程施工图纸SZHTZX-01~38甲方现场管理规定/深圳市建设局相关文件、规定/3通用技术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4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编制并经公司审核审批及专家评审的施工组织设计/第2章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1、工程规模深圳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沿海、富饶的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带。南隔深圳河与香港毗邻,东接大亚湾,西接珠江的伶仃洋,北与东莞、惠州接界。拟建航天国际中心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后海填海区。该区为深圳市商业金融区,也是南山区的政治、经

2、济、文化中心。基地毗邻深圳湾、大南山、沙河高尔夫和塘朗山,自然资源十分优越。周边已有成片的住宅小区、大型商业综合体及文化设施。基地西侧写字楼组群已初具规模,为整个片区高档人群的聚集提供了必要条件。大厦将建成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中国南方地区的运营管理中心、研发中心、国际技术合作交流中心以及深港地标级商务办公楼。本项目共包含两栋塔楼及商业裙房。项目总建筑面积: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m2,地下建筑面积44193.8m2,1#楼为主楼(北塔楼)48层,高约220m;2#楼为附楼(南塔楼)28层,高约120m;裙楼联接主楼和附楼,裙楼6层,高31m;设4层地下室,基坑开

3、挖深度为18.1~20.8m。2、周边环境场地位于后海滨路立交桥以东,滨海大道以南,海德三路以北,场地周边开阔,东边为规划建筑用地,目前为空地;场地南边为海德三路;西边为后海滨路立交桥引桥;场地北边为空地,空地外为滨海大道。除后海滨路及后海滨路立交桥引桥、海德三路、滨海大道外,场地周边地表无其他邻近建构筑物。场地周边地下管线较少,仅后海滨路侧距基坑边20m左右有电力管沟,埋深约1.5m。正在施工的地铁二号线从后海滨路下方经过后海滨路立交桥西侧穿出。在建的地铁二号线南山商业中心站位于海德三路南侧、后海滨路下方,距离基坑超过110m,二号线南山商业中心-科技园区间地铁

4、距离基坑最近距离超过50m,处于基坑施工对地铁影响范围之外。规划的地铁11号线拟从海德三路下穿行。拟建的地铁11号线南山站与地铁二号线南山商业中心站互为换乘车站,位于海德三路下方,规划的地铁外边线距本基坑距离约28m。1.1气象深圳地区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足且多为台风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旱。多年年平均气温22.4°,多年平均湿度79%,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和东北风,多年平均风速为3.2m/s,最大风速达成12级。深圳地区每年5~9月为雨季,年平均降雨量为1933.3mm ,且多为台风雨,日最大暴雨量385.8mm,多年平均蒸发量175

5、5.4mm。深圳市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洪涝、干旱等。1.2工程地质条件1.2.1岩土特征场地原始地貌单元为滨海滩涂,后经填海造地成为待建用地,局部现为临时绿化地,场地内西部有一条南北向的简易填海道路,场地南端地面高程较低,其余场地基本平坦。场地地形地貌条件简单。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内的地层有人工填土(填石)、第四系全新统海相沉积层、第四系晚更新统冲洪积层、第四系残积层及燕山期粗粒花岗岩,局部为构造碎裂岩或蚀变花岗岩。1、人工填土主要岩性特征:⑴填石:块石块径多为20~80cm,大部为填海道路路基,稍密实状态。场地内大部地段有分布,层厚1.50~15.00m。

6、⑵素填土:含有少量垃圾杂物及块石,湿,松散。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0.30~11.20m。2、第四系全新统海相沉积层主要岩性特征淤泥:一般底部含较多中粗砂,局部为淤泥质砂。局部由于填海挤淤,隆起形成淤泥包,厚度较大。场地内局部填石路基完全挤淤缺失本层,其余地段均有本层分布,层厚0.70~13.0m。3、第四系晚更新统冲洪积层主要岩性特征粉质粘土:一般含较多粉细砂,可塑。场地内局部有分布,层厚0.40~5.40m。1.2.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1、含水层及地下水类型场地第四系孔隙水的主要含水层为填土(石)及残积土层,为弱含水、弱透水地层,水量小;基岩裂隙水的主要含水层为强

7、风化及中风化岩层,属弱含水、弱透水地层,水量较小。由于上下地层透水性能的差异,基岩裂隙水具有微承压性。2、地下水补迳条件及水位场地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迳流方向大体由北流向南。钻探期间,测得稳定地下水位埋深0.01~3.60m,标高1.61~5.90m。由于钻探期间降雨较多,以及钻孔内淤泥的透水性差等原因,个别钻孔于浅部填土层中形成上层滞水,水位有明显差异。参考该地区建筑场地的经验数值,该场地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幅度为1.50~2.50m,地下室抗浮设计水位可按室外地坪标高以下0.50m使用。1.1基坑设计情况1.1.1支护方案1、经综合分析并结合本基坑设计条件

8、,确定本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