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加工产品缺陷 第部分:板带缺陷.doc

GBT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加工产品缺陷 第部分:板带缺陷.doc

ID:56915628

大小:3.66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7-23

GBT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加工产品缺陷 第部分:板带缺陷.doc_第1页
GBT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加工产品缺陷 第部分:板带缺陷.doc_第2页
GBT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加工产品缺陷 第部分:板带缺陷.doc_第3页
GBT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加工产品缺陷 第部分:板带缺陷.doc_第4页
GBT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加工产品缺陷 第部分:板带缺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GBT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加工产品缺陷 第部分:板带缺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变形铝及铝合金板、带缺陷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变形铝及铝合金板、带产品中常见的缺陷的定义、特征,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附有相应部分图片。 本标准适用于变形铝及铝合金板、带缺陷的分析与判定。 2 缺陷定义、特征、产生原因典型事例 2.1 非金属压入 2.1.1 缺陷定义及特征 非金属杂物压入板、带表面。 表面呈明显的点状或长条状黄黑色缺陷。 2.1.2 产生原因 a)轧制工序设备条件不清净; b)轧制工艺润滑剂不清静; c)工艺润滑剂喷射压力不足; d)板坯表面有擦划伤。 图1 非金属压入2.2 金属压入 2.2.1 缺陷定义及特征 金属屑或金属碎片压入板、带表面。 压入物刮掉后呈大小不

2、等的凹陷,破坏了压入板、带表面的连续性。 2.2.2 产生原因 a) 热轧时辊边道次少,裂边的金属屑、条掉在板坯表面后压入; b) 圆盘剪切边工序质量差,产生毛刺掉在带坯上经轧制后压入; c) 轧辊粘铝后,其粘铝又被压在板坯上; d) 热轧导尺夹得过紧,带下来的碎屑掉在板坯上后被压入。  图2 金属压入 2.3 划伤 2.3.1 缺陷定义及特征 因尖锐的物体(如板角、金属屑或设备上的尖锐物等)与板面接触,在相对滑动时所造成的呈单条状分布的伤痕。2.3.2 产生原因 a) 热轧机辊道、导板上粘铝使板、带划伤; b) 冷轧机导板、压平辊等有突出的尖锐物; c) 精整时板角划伤; d) 涂油包

3、装时油中有金属屑带到涂油辊或毛毡上而划伤板面。 图3 划伤2.4 擦伤 2.4.1 缺陷定义及特征 由于物体间棱与面,或面与面接触后发生相对滑动或错动而在板、带表面造成的成束(或组)分布的伤痕。 2.4.2 产生原因 a) 板、带在加工生产过程中与导路、设备接触时,产生相对摩擦而造成擦伤; b) 冷轧卷端面不齐正,在立式炉退火翻转时产生错动、层与层之间产生擦伤; c) 冷轧时张力不当,开卷时产生层间错动而产生擦伤; d) 精整验收或包装操作不当产生板间滑动而造成擦伤。 图4 擦伤2.5 碰伤 2.5.1 缺陷定义及特征 铝板、铝卷与其他物体碰撞后在板、带表面或端面产生的划痕,且大多数在凹

4、陷边际有被挤出的金属存在。 2.5.2 产生原因 a) 板、卷在搬运或存放过程中与其他物体碰撞产生; b) 板、卷在退火料架或底盘上有其他突出物顶撞而产生。 图5 碰伤(断面)2.6 粘伤 2.6.1 缺陷定义及特征 因板间或带材卷层间压力过大造成板、带表面呈点状、片状或条状的伤痕。 粘伤产生时往往上下板片(或卷层)呈对称性,有时呈周期性。 2.6.2 产生原因 a) 热状态下板垛上压有重物; b) 经退火的卷材,在较高温度下剪切; c) 卷取时张力过大,或卷卡打得过紧。 图6 粘伤2.7 印痕(辊印) 2.7.1 缺陷定义及特征 板、带表面存在的周期性凹陷。 凹陷处比较光滑。 2.7.

5、2 产生原因 a)轧辊及板、带表面粘有金属屑或脏物,当板、带通过生产机列后在板、带表面印下粘附物的痕迹; b)其他工艺设备(如:压光机、矫直机、给料辊、导辊)表面有缺陷或粘附脏物时,在板、带表面易产生印痕; c)包装涂油辊压得太紧,且油中有杂质时产生板材的印痕缺陷; d)套筒表面不清洁、不平整及存在光滑的凸起; d) 卷取时,铝带粘附异物。  图7  印痕 2.8 水痕 2.8.1 缺陷定义及特征 淬火板压光后表面上呈现的浅白色或浅黑色不规则的水线痕迹。 2.8.2 产生原因 淬火后板材表面水分没有擦干净,经压光机压光后留下的痕迹。 图8  水痕 2.9 表面污痕(花脸) 2.9.1 缺

6、陷定义及特征 板、带表面发生光泽及颜色不均匀的污迹。 2.9.2 产生原因 a) 板、带表面不清洁; b) 工艺润滑油质量差。  图9  花脸 2.10 表面气泡 2.10.1 缺陷定义及特征 板、带表面不规则的圆形或条状空腔凸起。 凸起的边缘圆滑、板片上下不对称,分布无规律。 2.10.2 产生原因 a) 铸块表面凹凸不平、不清洁,表面偏析瘤深度较深;b) 铣面量小,表面有缺陷或有印痕或刀痕较深; c) 乳液进入包铝板与铸块间; d) 铸块加热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e) 热处理时温度过高。 图6 表面气泡2.11 腐蚀 2.11.1 缺陷定义及特征 板、带表面与周围介质接触,发生化学或电

7、化学反应后在板、带表面产生的缺陷。 腐蚀板、带失去金属光泽,严重时在表面产生灰白色的腐蚀产物。 2.11.2 产生原因 a) 淬火洗涤后,板材表面残留有酸、碱、硝盐; b) 板、带放置保管不当,由于气候潮湿或水滴浸入表面引起腐蚀; c) 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润滑剂中含有水分或呈碱性而腐蚀板、带; d) 储运过程中,包装防腐层破坏,引起腐蚀。 图7 腐蚀2.12 硝盐痕 2.12.1 缺陷定义及特征 热处理硝盐介质残留在板材表面而产生的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