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江大桥学习总结.doc

瓯江大桥学习总结.doc

ID:56924790

大小:39.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7-24

瓯江大桥学习总结.doc_第1页
瓯江大桥学习总结.doc_第2页
瓯江大桥学习总结.doc_第3页
瓯江大桥学习总结.doc_第4页
瓯江大桥学习总结.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瓯江大桥学习总结.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瓯江大桥学习总结公司组织了为期1个半月的斜拉桥施工技术学习,学习项目为浙江省温州市瓯江特大桥。期间,我积极参加每一个施工环节,通过边学、边看、边思,感受良多,在技术上得到了提高,理论上得到了升华,思想上得到了开拓。现将学习心得总结如下:一、项目基本情况该项目是104国道温州过境永嘉张堡至瓯海桐岭段改建工程,合同段桩号范围为:起点桩号K2+218.640,终点桩号K3+551.360,全长1332.72米,主跨采用三塔四跨矮塔斜拉桥,引桥采用40米预应力混凝土T梁和30米现浇连续梁;下部结构主桥采用双肢薄壁等截面空心墩。设计标准按1级公路特大公路桥梁设计

2、,兼顾城市桥梁,设计车速:80km/h、设计洪水频率:300年一遇。主桥结构设计上部结构设计:瓯江主桥设计为三塔四跨矮塔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140+2×225+120矮塔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墩为7#、8#、9#。采用塔、梁、墩固结刚构体系,主桥全长710米,主桥设计有2.9%和-2.8%纵坡,竖曲线半径为9000m。1、主塔设计主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标号为C60,纵向成倒Y型,7,9号墩主塔塔高35m,8号主塔塔高45m,索塔上塔柱由塔顶的2.5×2.6m(顺桥×横桥)直线变化至上塔柱底5×2.6m(顺桥×横桥),下塔柱为双柱式结构,下塔柱单支

3、结构由下塔柱顶1.8×3m直线变化至塔底的3.6×3.0m。2、预应力混凝土主梁设计主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标号为C60。采用变高度斜腹板单箱三室断面,主梁顶板宽度为36m,悬臂长为7m,跨中梁高为3.8m(含中央凸起部分厚度0.3m),主塔根部高度6.8m(含中央凸起部分厚度0.3m),梁底曲线按1.8次抛物线变化,中跨直线段长度为74m,140m边跨直线段长为64.5m,120m边跨直线段长为44.5m。主梁在主塔根部向两边8.5m范围内顶板厚有0.55m变化至0.28m,边腹板厚度由1.2m变化至0.65m,中腹板由1.2m变化至0.5m;

4、在主塔根部向两边75.5米范围内底板板厚由1m变直0.3m,其余部分顶板板厚为0.28m,边腹板厚为0.65m,中腹板厚为0.5m,底板厚为0.3m。3、斜拉索设计斜拉索采用PE包裹防护环氧Φs15.2mm型钢绞线,标准强度为1860Mpa,斜拉索规格分别为55-Φs15.2mm,43-Φs15.2mm,37-Φs15.2mm,采用钢绞线群锚体系。斜拉索为单索面双排索,布置在主梁的中央分隔带处。塔根两侧无索区长度63m,140m边跨无索区长36.5m,120m边跨无索区长16.5m,中跨无索区长18m,梁上索距4m,索塔塔上索距0.8m,斜拉索在塔上采

5、用分丝管式索安,全桥共108根斜拉索。4、预应力体系主梁采用三向预应力(纵向、横向、竖向),主桥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三向预应力束张拉控制应力均为0.75fPK=1395Mpa。纵向预应力束均为两端张拉。前期顶板束和120m后期束为19-Φs15.2mm钢绞线,张拉端控制力为3684.2KN,配置YM15-19锚具;前期下弯束,中跨顶板后期束和140米边跨顶板后期束为17-Φs15.2mm钢绞线,张拉控制力为3296.4KN,配置YM15-17锚具;120米边跨底板后期束为22-Φs15.2mm钢绞线,张拉控制力为4265.9KN,配置YM15-22锚具;中

6、跨底板后期束和140米边跨底板束为25-Φs15.2mm钢绞线,张拉控制力为4847.6KN,配置YM15-25锚具。箱梁腹板及横隔板竖向预应力均采用3-Φs15.2mm钢绞线,采用二次张拉工艺,配YJM15-3G二次张拉专用锚具和YJM15-3G固定p锚,张拉控制力为581.7KN,一端固定一端张拉。腹板竖向预应力纵向间距为40cm箱梁顶板横向预应力束为4-Φs15.2mm钢绞线,配YMB-4扁锚,单端交错张拉,锚固端采用钢绞线打花工艺,纵向间距为40cm,张拉控制力为775.6kN。斜拉索下横梁配置3根12-Φs15.2mm钢绞线,0号块主墩墩顶横

7、隔板分别配置8根和12根12-Φs15.2mm钢绞线,张拉控制力为2326.9KN,单端交错张拉,配YM15-12和YMP15-12锚具。端横梁配置4根16-Φs15.2mm钢绞线,张拉控制力为3102.5KN,单端交错张拉,配置YM15-16和YMP15-12锚具。斜拉索主桥竖向预应力采用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短索锚固体系,应满足《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短索锚固体系设计、施工和验收技术指南》的要求。二、施工技术总结主桥主梁施工此次学习的重点为桥梁主梁施工,主梁施工使用挂篮悬臂浇筑法,即平衡地逐段向跨中悬臂浇筑混凝土梁体。主梁施工可谓既

8、是重点又是难点,重点在于主梁是该桥的主要结构,工程量较大,涉及面较广,难点在于施工中的技术控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