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学视角下板凳龙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传承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板凳龙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传承

ID:5693336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22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板凳龙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传承_第1页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板凳龙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传承_第2页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板凳龙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传承_第3页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板凳龙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传承_第4页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板凳龙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传承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板凳龙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传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化生态学视角下板凳龙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摘要】随着全球化、现代化的进程的日渐加快,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有的急剧消逝、有的步入濒亡边缘。因此,如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对板凳龙民间艺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就显得十分迫切与重要。本文通过运用文化生态学理论对重庆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北碚区北泉社区板凳龙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进行研究,分析其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力争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关键词】文化生态学;板凳龙文化;保护传承板凳龙是一种舞龙运动。在文革期间,它和

2、其它传统民间艺术一样,没有逃脱遭受毁灭性破坏的命运,板凳龙表演一度叫停、禁止。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板凳龙才迎来了明媚的春天。但由于缺少文字的记载,20世纪80年代初,研究学者深入乡村组织发动重迎板凳龙时,诸多精彩的表演阵式已无法传承,即使在板凳龙所属地方开展地毯式的大规模的民间民族文化普查活动中,问遍所有制灯迎灯的人,也没有一位知道具体该怎样表演。这一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抢救板凳龙已刻不容缓。1、板凳龙文化的现状概述及存在问题1.1板凳龙文化发展现状概述1.1.1板凳龙文化的传演过程原始形态的板凳龙毫无装饰,一条四脚长

3、板凳,三人操之,两人玩龙头,一人玩龙尾,伴着鼓点,在田间院坝腾跃翻舞。经过几代人的挖掘、整理、加工,板凳龙有了很大发展。板凳龙在长时间的传演中,形成了村落文化需求的习俗性、家庭成员文化的自娱性和女人也可参与的逆反性等特征。1.1.2板凳龙文化的主要分布我国的板凳龙文化主要聚集于福建大田县、福建永安青水畲族乡、福清市、尤溪梅仙镇和浙江金华婺城区、重庆市的巴县等地。其中较为有名的一个分支是江苏兴化沙沟的民间板凳龙。1.2国内板凳龙文化发展的问题分析造成板凳龙濒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时代的动乱、社会的变革,还有影视文化的飞速发展

4、,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的多元繁荣,都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迎灯热情,导致板凳龙表演阵式、制灯艺术的失传和制灯艺人的消失。1.2.1阵式失传——抢救板凳龙刻不容缓在文革中,要求砸烂烧毁龙头,群众不准迎灯,不准说龙与迎龙灯有关的话题。为此,成长在这一时期的人们,没有看到过龙灯,也不知道板凳龙的风情习俗,更不知道板凳龙该怎样制作,该如何表演。1.2.2传人消失——保护板凳龙时不我待据普查统计,在全国70岁以上能扎制龙头的艺人已屈指可数,70岁以下的(包括年青一代)压根儿不会扎制灯头,板凳龙的生存环境正面临着极其严重的挑战,保护板凳龙已时

5、不我待。此外,由于活动阵地逐渐缩小,传承链出现断裂,资金匮乏,缺乏系统的、有组织的传艺和培训,板凳龙表演队伍的不稳定,如此种种,都昭示着板凳龙文化面临传承危机。1.3北泉社区板凳龙文化现状浅析北泉板凳龙是重庆市北碚区澄江镇流传的以长条板凳为主要道具的龙舞艺术,已有上百年历史。从20世纪20年代起,北泉村民便组织了板凳龙队伍,在村镇进行表演。1999年,板凳龙被评为巴渝十大民间艺术。2006年,北泉板凳龙经重庆北碚区申请已成为市级“民间舞蹈”类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名称为“北泉板凳龙”。2、建立板凳龙保护的文化生态系统经分析,

6、板凳龙所处的文化生态系统具有以下五个特点,即整体性、相关性、有序性、动态性、主体性。整体性是指板凳龙在传承过程中音乐、舞蹈和传承人之间的关系;相关性是指内部各因素之前相互关联,不可分割;有序性是指板凳龙内部的演变具有一定的顺序与规律性;动态性是指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自身也是不断适应和与时俱进的;主体性是指文化主体的演变仍然是以“龙”为主要载体,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演变,但仍以“龙”文化为主。2.1文化生态链及生态环构建经过调查,板凳龙的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各构成因子间存在以下几条生态环、生态链关系:文化生

7、态环1:创造者→传承人→保护者→消费者→创造者文化生态环2:经济发展状况→保护政策和计划→保护者→消费者→经济发展状况文化生态链:地理区位、自然条件→人口与民族→创造者→音乐、舞蹈动作、其他道具、场所→传承人2.2全面收集整理并完善板凳龙文化系统内每一因子的相关资料应编写板凳龙音乐乐谱,录制、编辑歌曲集、舞蹈集等各类声像资料;应妥善修复、整理、保存板凳龙的道具,完善阵法和具体形态;应建立、健全板凳龙专项资料库,保护和扶持板凳龙的代表性传承人。2.3准确把握其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各因子间关系,建立系统性的保护和传承方案应强化创

8、造者→传承人→保护者→消费者→创造者良性文化生态链:扶持创造者;创办教学基地提高传承人数量和素质;培训保护者,使其对板凳龙充满激情并全面、系统研究板凳龙;加强板凳龙的宣传与推广,加强消费者板凳龙基础知识教育,提高观赏能力。运用文化生态学视野正确处理政府、研究会牵头与全员参与的关系。3、板凳龙保护与传承的对策3.1理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