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培训.ppt

中医护理培训.ppt

ID:56948839

大小:17.93 MB

页数:96页

时间:2020-07-21

中医护理培训.ppt_第1页
中医护理培训.ppt_第2页
中医护理培训.ppt_第3页
中医护理培训.ppt_第4页
中医护理培训.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护理培训.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艾灸法定义: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艾炷或艾条,点燃后熏熨或温灼体表腧穴的灸法。艾灸材料:艾叶与艾绒艾叶的性能:味辛、微苦、性温热,具纯阳之性。艾火燃烧时热力温和,能窜透皮肤,直达体表深部。艾叶艾柱艾绒艾灸法艾灸作用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艾灸法适应病症各种寒证痛证虚证艾灸法艾灸方法隔姜灸盒灸温和灸艾条灸雀啄灸艾灸法隔姜灸艾灸法—隔姜灸【操作】1.将鲜生姜切成0.2~0.3cm厘米厚薄,直径约2cm的姜片2.制作艾炷3.暴露应灸部位。4.取鲜姜片放于穴位,上置艾柱。5.点燃后待病人感灼热时即更换艾炷,连灸3~5壮。艾灸法—隔姜

2、灸艾灸法—隔姜灸--艾炷艾灸法—隔姜灸【适应症】受寒所致的胃痛、腹泻、呕吐、面瘫。胃痛:灸胃脘部腹泻:灸肚脐、肚脐旁2-3指处呕吐:灸胃脘部面瘫:灸瘫痪侧面部艾灸法—隔姜灸盒灸艾灸法—盒灸【操作】1.暴露应灸部位。2.将适量艾绒放入灸盒内(一般放2~3cm厚的艾绒)。3.点燃灸盒内的艾绒4.一般每次灸20~30分钟艾灸法—盒灸艾灸法—盒灸【适应症】受寒所致的颈、肩背痛、腰腿痛、关节冷痛、风湿性关节炎;胃痛、呕吐、腹痛、腹泻;面瘫、头晕、体质虚弱、贫血、低血压等。颈肩腰腿痛:灸相应部位胃痛、呕吐:灸胃脘部头晕、低血压、身体虚弱:灸肚脐--耻骨联合区域、

3、腰背部脊柱两旁艾灸法—盒灸艾灸法—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中、食二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主治病证慢性气管炎、冠心病、疝气、胎位不正等及其他多种慢性病证。还常用于保健灸。冠心病内关、膻中、心俞、至阳。胃下垂分为二组。①神阙、足三里;②关元、三阴交。消化不良性腹泻里内庭穴(足底,第二、三跖

4、趾关节前方凹陷处)。疮疡阿是穴(疮面)尿潴留主穴:气海。   配穴:中风尿潴留加太溪。术后尿潴留加中极、三阴交、会阴、长强。原发性痛经取穴:   主穴:神阙、命门、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肾俞。   配穴:①气滞血瘀:太冲;②气血虚弱:气海。③子宫、卵巢、内分泌、交感、神门、皮质下、肾、屏间(均为耳穴)。胎位不正三阴交、至阴。艾灸法—雀啄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匀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动或作反复地施转施灸。【适应症】用于感冒、急性疼痛、高血压病、慢性泄泻、网球肘、灰

5、指甲、疖肿、脱肛、前列腺炎、晕厥急救以及某些小儿急慢性病证等的治疗。预防感冒:大椎、风门、肺俞泄泻主穴:肾俞、脾俞。配穴:足三里、三阴交、天枢。高血压百会、足三里。中风患肢水肿百会、患侧肩*k、曲池、外关、合谷、中渚、环跳、阳陵泉、太冲、悬钟。小儿腹泻中脘、下脘、神阙、天枢、足三里、肾俞。呼吸道疾患易感儿涌泉、肺俞。妊娠呕吐中脘、天突、内关、巨阙、神门、足三里。艾灸八大穴位灸身柱穴身柱穴属督脉,在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身柱有理肺气,补虚损,解疗毒,宁神志的功效。灸身柱能温补元阳,调和气血,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现代研究认为,灸身柱可以调节人的神经

6、系统,可以防止神经衰弱,失眠症,头痛的发作,可以防止疲劳,促进肌体体力的恢复。灸身柱对小儿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吐乳,泄泻,食欲不振等有防治作用。此外,对精神萎靡、夜哭,呼吸系统的哮喘、气管炎、百日咳、感冒、肺炎等都有防治作用。艾灸八大穴位灸大椎穴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用

7、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大椎穴还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艾灸八大穴位灸中脘穴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艾灸中脘穴后能使胃的蠕动增强,幽门立即开放,胃下缘轻度提高,空肠黏膜皱襞增深、肠动力增强。艾灸中院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对于胃脘胀痛、呕吐、呢逆、吞酸、食欲不振等有较好疗效。艾灸八大穴位灸关元穴关元属任脉,位于腹

8、部正中线,脐下3寸。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