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中医学-常见疾病的中医护理ppt培训课件

中医护理-中医学-常见疾病的中医护理ppt培训课件

ID:33498646

大小:1.89 MB

页数:171页

时间:2018-05-24

中医护理-中医学-常见疾病的中医护理ppt培训课件_第1页
中医护理-中医学-常见疾病的中医护理ppt培训课件_第2页
中医护理-中医学-常见疾病的中医护理ppt培训课件_第3页
中医护理-中医学-常见疾病的中医护理ppt培训课件_第4页
中医护理-中医学-常见疾病的中医护理ppt培训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护理-中医学-常见疾病的中医护理ppt培训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常见疾病的中医护理呼吸科多媒体示教体例感冒『概述』·(一)定义感冒,俗称伤风,是因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而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二)源流早在《内经》中即已认识到感冒主要是外感风邪所致。《素问·骨空论》:“风者,百病之始也。”《伤寒论》所论太阳病中风伤寒的桂枝汤、麻黄汤证与感冒相符。《诸病源侯论》:“时气病。”《仁斋直指方·诸风》将感冒与伤风互称。《丹悉心法·伤风》指出感冒部位在肺,列出辛温与辛凉两大治疗原则。《类证治裁·伤风》、《证治汇补·伤风

2、》等对虚人感冒有了进一步认识,提出扶正祛邪的原则。【病因病机】(一)病因1外因:(1)风邪外袭(2)时行病毒2内因(1)正气亏虚,气候突变,易受邪致病。(2)劳累过度,起居不当,感邪致病。(3)肺有宿疾。(二)病机风为阳邪,性轻扬,故常以侵犯上焦为主。外邪经口鼻而入,首先犯肺;肺合皮毛,开窍于鼻,上系咽喉,司卫外,肺脏受邪,肺气失宣,故出现肺系与卫表的一系列症状。邪正相争,卫阳被遏,营卫失调,故发热、恶寒;肺气失宣,故有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肺系症状。『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1分清表寒、表热同:恶寒发热等

3、感冒症状。异:表寒者寒象偏重,表热者热象偏重。2辨别普通、时行普通感冒以风邪为主因,冬春季节气候多变时发病,常散发,病情轻浅,多无传变;时行感冒以病毒为主因,发病不限季节,传染性强,起病急骤,病情重,全身症状显著,常发生传变,入里化热,合并它病。3区分体虚感冒的气虚、阴虚体虚感冒是指平素虚弱之人,加之外邪侵袭而患感冒,多病情缠绵,经久不愈,临床上应区分二者的不同。气虚感冒者,在感冒诸症基础上兼有气虚症状,阴虚感冒则兼有阴虚症状。(三)分型论治1风寒证症状:恶寒,发热不甚或不发热,流涕,喷嚏,无汗,身痛,苔薄白

4、,脉浮紧等。治则: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药:荆防败毒散为主。2风热证症状:发热或高热,鼻塞流涕,喷嚏,汗出口渴,咽痛,苔薄黄,脉浮数。治则:辛凉解表,宣肺清热。方药:以银翘散为主。3暑湿证症状:发热,汗出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涨痛,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苔黄腻,脉濡数。治则:清暑祛湿解表。方药:新加香薷饮。4表寒里热证症状:发热恶寒,无汗口渴,鼻塞声重,咽痛,咳嗽气急,痰黄稠粘,尿赤便秘,苔黄白相间,脉浮数。治则:解表清里,宣肺疏风。方药:双解汤。5体虚感冒兼气虚者,发热,恶寒重,无汗身痛,神疲乏力,

5、咳痰无力,舌淡苔薄白,脉浮无力。治则:益气解表。方药:参苏饮。兼见阴虚症状者,可见身热,手足心热,恶风少汗,心烦口干,干咳少痰,鼻塞流涕,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则:滋阴解表。方药:加减葳蕤汤。1常用中草药贯众、大青叶、板蓝根、藿香、佩兰、薄荷,取单味药或数味药煎汤调服。2常用经验方(1)解毒汤组成:紫苏、荆芥、大青叶、鸭跖草、四季青。『常用、方药』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2)十神汤组成:葛根、赤勺、香附、升麻、陈皮、川芎、白芷、紫苏、麻黄、干草。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3)冬青叶汤组成:鲜冬

6、青、蒲公英用法:煎汤代茶。用法:煎汤代茶。『习题』1掌握感冒的概念、病因、病位,主要临床表现,证型及治疗原则。2病案分析患者张某,男,40岁,发热咳嗽,全身不适2天。伴流涕,鼻塞,微恶风寒,咽痛,口干微渴,痰白而粘,纳呆,苔薄黄而润,脉浮数。请分析本例的诊断,辨证,治法与方药。咳嗽一概述二证候特征三病因病机四诊治纲要五分证论治六临床禁忌一概述1定义: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咳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其中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痰声并见,故以咳嗽并称。2咳嗽与西医病名的关系:西医

7、学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或其他疾病兼见咳嗽的,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3源流:1)咳嗽病名最早见于《内经》,该书对咳嗽的成因、症状、证候分类、病理转归及治疗等问题作了较系统的论述。《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五气为病,……肺为咳”。《素问•咳论》篇指出咳嗽系由“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五脏六腑之咳“皆聚于胃,关于肺”。2)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分类为十种咳。3)金元•张从正《儒门事亲》指出外因六气皆能致咳。4)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咳嗽》将咳嗽分为外

8、感、内伤两大类:“咳嗽一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但于二者之中当辨阴阳,当分虚实耳”。5)清•叶桂系统阐明了咳嗽的治疗原则。咳嗽的治法方药历代均有论述张仲景创虚火咳逆的麦门冬汤张景岳提出外感咳嗽宜“辛温”发散为主,内伤咳嗽宜“甘平养阴”为主虞抟强调治咳必须重视调畅气机喻昌论述了燥的病机及其伤肺为病而致咳嗽的论治,创立温润、凉润之法程国彭创制了止嗽散二证候特征1主要特征肺气不清,失于宣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