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牛顿第二定律习题课的设计.doc

浅谈牛顿第二定律习题课的设计.doc

ID:56954314

大小:9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7-28

浅谈牛顿第二定律习题课的设计.doc_第1页
浅谈牛顿第二定律习题课的设计.doc_第2页
浅谈牛顿第二定律习题课的设计.doc_第3页
浅谈牛顿第二定律习题课的设计.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牛顿第二定律习题课的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之临界问题的教学设计一、引言牛顿第二定律是高中物理知识系统的基石,可以说学生只要打好了这一地基,就容易建起高中物理知识系统的高楼大厦。但是对于学生的学习,牛顿第二定律往往他们成为高中物理学习的分水岭。尽管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特性、展现相同的题型或者多样的解题方法、步骤,但是对于一部分无法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本质的学生效果始终寥寥。很多时候我们通过教学反思去寻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根据学生的程度,发现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有一个原因或者是我们自身的,那就是从一开始我们自己就

2、参与的太多,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我们的习题课,上课主要就是告诉学生这个知识应该怎么做,然后辅助多个例题,练习,让学生掌握住这个知识点。这种做法虽然有必要但是是死板的,没有真正的从思维上对学生做很好的诱导,导致学生短时间内是记得怎样处理相同的题目,但是时间一长,或者题型一变就束手无策了。鉴于以上原因,关于临界问题,我尝试安排这样一节习题课,试图从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入手,设计了原始题目,让学生在解题时碰触矛盾,从而诱导学生找到解题的关键,然后辅助练习巩固和加深,使学生自己找到解题的方法,最后由教

3、师再自然地点出这节课的主题,和学生一起总结内容和方法。二、过程实录【例1】如图1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B间动摩擦因数为μ=0.2,已知它们的质量MA=6kg,MB=2kg,力F作用在A物体上(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求:(1)当F=16N时,求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2)当F=50N时,求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图1学生在做第1问的时候会认为F大于最大静摩擦力了,所以AB滑动了,因此它们之间是滑动摩擦力。这时我板书让学生算出A、B的加速度,分别计算得,。算

4、出加速度以后,发现了矛盾,A的加速度比B的小,这是不可能的。此时,我要求学生假设是静摩擦力,引导学生明确此时AB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然后算一下AB的加速度,再算一下A受到的静摩擦力,发现此时,,它并没有超过最大静摩擦力,所以假设是成立的。第2问让学生分2组分别采用假设法算摩擦力,学生很快完成。此时我问,从刚才的题目中能发现如果力太大,AB间摩擦力就可能是滑动摩擦力,那么力F是多大时,AB恰好保持相对静止呢。学生从刚才的解题过程中很快找到方法,此时AB间达到最大静摩擦,对B分析得到整体加速度a=6

5、m/s2,整体法算出F=48N,回顾上面的题目,算出了保持两个物体相对静止的F最大值,就可以根据题目已知的F直接判断AB间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解题方便了许多,该是学生练习的时候了。课堂练习1:A、B两物体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图2),A、B间动摩擦因数为μ=0.2,已知它们的质量MA=6kg,MB=2kg,求:(1)F=8N作用在B物体上,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2)F=24N,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图2我还是要求学生分组做,此时很高兴地发

6、现,学生已不再用假设法了,而是先计算出保持AB相对静止的最大的力F,然后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判断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具体计算过程如下:解:AB间达到最大静摩擦时,保持AB相对静止的力F最大,对A分析可以得到整体加速度,又因为,由整体法可得;(1)F=8N<16N,B受静摩擦力,AB相对静止,此时AB可作为一个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对B受力分析可得(2)F=24N>16N,AB相对滑动,【例2】如图3,质量m=10kg的小球挂在倾角α=37°的光滑斜面的固定铁杆上;。(1)当斜面和小球以a=

7、g/2的加速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小球对绳的拉力和对斜面的压力分别为多大?(g=10m/s2)(2)当斜面和小球以a=4g/3的加速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小球对绳的拉力和对斜面的压力分别为多大?(g=10m/s2)图3分组做,两个问题提出以后学生用以前的知识,受力分析计算,主要的一类学生用的是正交分解的方法,建立起如下关系式:分别计算出两个力的大小,找学生了解答案,从学生的答案中提示学生第2问解出来压力是零,第1问不是零,为什么呢?学生分析得到因为第2种情况加速度大,那么可以发现如果加速度很大,压力会是

8、零。那么这种类型的题目和前面的例1一样不能直接做,要先算出加速度是多大时,压力恰好是零,让学生算一下。学生计算发现此时=g/a;a=4g/3。(3)当斜面和小球以a=4g/3的加速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小球对绳的拉力和对斜面的压力分别为多大?(g=10m/s2)这时学生就知道了,根据前面计算出的最大的加速度,此时压力已经是零,提醒学生想,现在球还在斜面上吗,学生会说已经飞起来了,那么角度就不是斜面的倾角了。教师总结:通过前面的几道题目,发现当已知条件变化时,物体间的摩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