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的意义与相关参数分析课件.ppt

血常规检查的意义与相关参数分析课件.ppt

ID:56962701

大小:1.73 MB

页数:28页

时间:2020-07-22

血常规检查的意义与相关参数分析课件.ppt_第1页
血常规检查的意义与相关参数分析课件.ppt_第2页
血常规检查的意义与相关参数分析课件.ppt_第3页
血常规检查的意义与相关参数分析课件.ppt_第4页
血常规检查的意义与相关参数分析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血常规检查的意义与相关参数分析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周口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凌敏血常规检查的意义与相关参数分析病例1:患者王××,女,1岁,发热1天,体温高达39.6°C,查体可见咽红,双扁桃体Ⅱ度肿大,目前患者应做什么检查?血常规!!!病例2:患者杨××,男,23岁,间断上腹痛2月余,1天加重,伴呕吐,呕吐物为咖啡色,就诊于急诊,患者目前应该做哪项检查?血常规!!!便常规+潜血!!胃镜。。。。。。病例3:患者刘××,女,25岁,发热2天,体温高达38.9°C,就诊于发热门诊,查体可见贫血貌,双侧胫前可见多个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患者此时应行哪项检查?血常规!!!这3个病例,你怎么看?血常规=全血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红细胞(Re

2、dBloodCell)白细胞(WhiteBloodCell)血小板(Platelet)血常规(BloodRoutineTest)查什么红细胞及相关参数:用于贫血的诊断,各类型贫血的辅助诊断,骨髓造血功能的判断等。白细胞及相关参数:用于病毒或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造血系统恶性疾病的筛查等。血小板及相关参数:用于出血或血栓性疾病的筛查,血小板减低的鉴别诊断,骨髓造血功能的判断等。血常规检查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405-2012《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中国成年人血细胞参考区间红细胞及其相关参数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

3、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网织红细胞(RET)RBC:单位体积血液内红细胞的数量成年人参考区间:男:4.3~5.8×1012/L女:3.8~5.1×1012/LHGB: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血红蛋白的量成年人参考区间:男:130~175g/L女:115~150g/LRBC与HGB1.相对性增多:见于严重呕吐、腹泻、烧伤、尿崩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2.相对性增多:EPO增高引起的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如:新生儿、高原地区、严重心肺疾病患者;肾脏疾病或某些恶性肿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RBC持续增多,白细胞与血小板同时增多

4、RBC与HGB增多贫血1.轻度贫血:血红蛋白浓度>90g/L2.中度贫血:血红蛋白浓度60~90g/L3.重度贫血:血红蛋白浓度30~59g/L4.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浓度<30g/LRBC与HGB减少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成年人参考区间:男:0.40~0.50女:0.35~0.45HCT可作为纠正血沉与凝血的指标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每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MCV=HCT/RB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平均量MCH=HGB/RB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每升血液中所含血红蛋白的平均量MCHC=HGB

5、/HCTMCV,MCH,MCHC1.大细胞性贫血:MCV↑,MCH↑,MCHC正常。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叶酸、VitB12缺乏)。2.正常细胞贫血:MCV正常,MCH正常,MCHC正常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急性失血性贫血。3.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MCH↓,MCHC↓常见于缺铁性贫血、铁粒幼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及某些慢性贫血。红细胞参数在贫血分类中的意义红细胞分布宽度:是由血液分析仪测量获得的反映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是反映红细胞大小均一程度的客观指标。(以RDW-CV或RDW-SD表示)RDW与MCV结合进行贫血分类:这种分类法更能反

6、映贫血的病理变化,对贫血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RDW网织红细胞是红细胞发育成熟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介于晚幼红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之间。反映骨髓系红造血功能及判断贫血和相关疾病疗效的重要指标。RET由于支原体感染等因素造成机体内产生冷凝集素,表现为血液离体后出现肉眼可见或不可见的凝集现象。红细胞参数出现不成比例的减少或升高:RBC↓↓,HGB↑,MCV↑,MCH↑↑,MCHC↑↑,RDW↑冷凝集现象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绝对值(Neut)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及绝对值(Eo)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及绝对值(BASO)淋巴细胞百分比及绝对值(LYMPH)单核细胞百分比及绝对

7、值(MONO)白细胞及其相关参数WBC:单位体积循环血液中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总和。成年人参考区间:3.9~9.5×109/L新生儿WBC总数高于成人,约为15~20×109/L白细胞计数增多:1.生理性增多:见于胎儿及新生儿,妊娠妇女,剧烈运动后,严寒和酷热环境中等。2.病理性增多:见于细菌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和坏死,中毒,血液系统疾病与肿瘤等。减少:多为病理性减少,见于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放化疗等。WBC检测的临床意义中性粒细胞:占40~75%,与细菌感染相关。嗜酸性粒细胞:占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