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设计与工艺学 10 第三章 普通轮胎结构设计课件.ppt

轮胎设计与工艺学 10 第三章 普通轮胎结构设计课件.ppt

ID:56966049

大小:1.19 MB

页数:75页

时间:2020-07-22

轮胎设计与工艺学 10 第三章 普通轮胎结构设计课件.ppt_第1页
轮胎设计与工艺学 10 第三章 普通轮胎结构设计课件.ppt_第2页
轮胎设计与工艺学 10 第三章 普通轮胎结构设计课件.ppt_第3页
轮胎设计与工艺学 10 第三章 普通轮胎结构设计课件.ppt_第4页
轮胎设计与工艺学 10 第三章 普通轮胎结构设计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轮胎设计与工艺学 10 第三章 普通轮胎结构设计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轮胎结构设计第三章结构设计第二部分施工设计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掌握斜交轮胎的掌握斜交轮胎的施工设计;掌握成型机头类型、成型机头直径的确定、成型机头肩部轮廓曲线设计。了解内胎、垫带、水胎和胶囊设计。第二部分施工设计外胎施工设计:外胎成型机头选型,成型机头直径及肩部轮廓曲线的确定,宽度计算,外胎断面材料分布图绘制和外胎施工表的制定等。施工设计第一节、成型机头类型第二节、成型机头直径的确定第三节、成型机头肩部轮廓曲线设计第四节、成型机头宽度计算第五节、绘制外胎材料分布图第六节、外胎施工标准表的制定第一节、成型机头类型各种成型机头

2、主要区别在于机头肩部轮廓不同,常用的为半鼓式和半芯轮式成型机头。机头类型鼓式芯轮式半芯轮式半鼓式半鼓式成型机头由鼓式演变而成,其机头肩部轮廓曲线与轮胎胎圈形状差异较大。半鼓式机头成型的半成品外胎,在预定型过程中,胎圈部位帘布层必须围绕钢丝圈转动,使胎圈形状改变,因此,一般适宜成型单钢圈和胎体帘布层数较少的外胎。半鼓式成型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有利于发展,近年来,胎体骨架材料强度不断改进,己出现由双钢丝圈改为单钢丝圈的载重轮胎,可采用半鼓式成型方法。半芯轮式成型机头由近似外胎内轮廓的芯轮式机头演变而成,其肩部近似外胎胎圈轮

3、廓。用半芯轮式成型机头成型的半成品外胎,在预定型及硫化过程中,胎圈部位基本不变,此种型式的成型机头适宜成型双钢丝圈或多钢丝圈的中、大型载重轮胎。式中Dc—成型机头直径,mm;Dk—胎里直径,mm;δ—成型胎坯冠部伸张值。通常半鼓式成型机头的δ值取1.30~1.65;半芯轮式成型机头的δ值取1.30~1.55。第二节、成型机头直径的确定成型机头直径:根据胎里直径和胎坯冠部伸张值δ确定。成型机头直径越小,越能保证外胎的成型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但是,成型机头过小,胎冠部伸张值增大,则导致胎体强度降低。确定成型机头直径,还需考虑成型

4、机头直径与胎坯胎圈直径的比值Dc/d,此值大小对型后能否顺利卸胎有直接的影响。半芯轮式成型机头的卸胎方法有自动折叠、缩折和卸鼓肩后折叠等几种,其中以自动折叠方法卸胎最为便利。外胎成型后,机头的折叠周长必须小于胚胎胎圈内周长才能顺利地将胎胚卸下。一般半鼓式成型机头Dc/d=δ在1.05~1.25,半芯轮式的δ在1.3~1.5。断面大而胎圈直径小的轮胎,成型机头直径与其胎圈直径比值Dc/d超过1.5时,成型后机头自动折叠也难以将胎圈卸下,此时,只能采用卸除鼓肩后再折叠的卸胎方法。因此,确定成型机头直径,应在不影响胎体强度和便利操

5、作的前提下,Dc尽可能取小值。各种规格成型机头直径见表2-13所列。轮胎规格机头直径,mm轮胎规格机头直径,mm轮胎规格机头直径,mm6.00-127.00-128.25-127.50-158.25-156.00-166.50-167.00-167.50-169.75-1838641541552554046544550052560012.00-186.50-207.50-208.25-209.00-2010.00-2011.00-2012.00-2013.00-2014.00-2012.00-2411.25-2414.00-

6、2470063563566066069069074074074079079083020.5-2523.5-2510-2813.00-2814-2813.6-3211-329.00-3611-3812-3813.6-389229228258759009859851090109010901093表2-12各种规格成型机头直径1.成型机头肩部轮廓曲线设计原则①机头肩部轮廓曲线与外胎胎圈内轮廓曲线接近一致②半芯轮式机头肩部深度b尽可能取小值,便于成型操作,保证成型质量。③机头肩部轮廓曲线展开长度PB与成型后的胚胎最外层帘布展开长度P

7、H之差尽可能为小值PH-PB<20mm为宜第三节、成型机头肩部轮廓曲线设计2.半芯轮式机头肩部轮廓曲线设计及绘制方法②平行于Ⅰ-Ⅰ线,以钢丝圈内直径Dg值绘出Ⅱ-Ⅱ线。③作一垂直于Ⅰ-Ⅰ和Ⅱ-Ⅱ线上的Ⅲ-Ⅲ线段④作一平行于Ⅲ-Ⅲ线的Ⅳ-Ⅳ,两线之距离为机头肩部深度b,通常可取20~30mm。肩部轮廓曲线设计步骤如下所述。①画出表示成型机头直轻DC的水平直线Ⅰ-Ⅰ线,若机头上有盖板,应减去盖板厚度(3mm),则鼓肩直径D1=Dc-2×3(mm)。⑤机头肩部曲线一般由两个半径相切绘制。首先以Ⅲ-Ⅲ为标线,绘出以C为距离的平行线Ⅴ

8、-Ⅴ,C表示机头肩部宽度,此数值较肩部深度b大10~30mm左右。在Ⅴ-Ⅴ线上取R1作弧切于Ⅰ-Ⅰ线,R1约为100~200mm,再取R2切于R1弧与Ⅲ-Ⅲ线上,R2约为15~30mm。⑥机头肩部下方的弧度半径R3在Ⅱ-Ⅱ线上取圆心点,作弧切于IV-IV线上,R3值与胎圈相应部位尺寸接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