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课件.ppt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课件.ppt

ID:57028852

大小:560.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7-26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课件.ppt_第1页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课件.ppt_第2页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课件.ppt_第3页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课件.ppt_第4页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1课时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1871年,门捷列夫预言存在一种新元素,他称之为“类铝”,具有以下性质:相对原子质量大约为68,密度5.9g·cm-3~6.0g·cm-3,低熔点,高沸点,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2O3。1875年,门捷列夫预言的这种元素被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朗发现了,它就是31号元素Ga。【思考】(1)门捷列夫是依据什么做出预测的?(2)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1.以第3周期元素为例,掌握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重点)2.能运用原子结构理论初步解释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3.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

2、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2.根据第3周期元素的结构特点预测,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的得电子能力(氧化性)和失电子能力(还原性)如何变化?得电子能力逐渐,失电子能力逐渐。又称为非金属性又称为金属性【思考与交流】增强减弱得电子能力=氧化性=非金属性失电子能力=还原性=金属性活泼性原子半径逐渐变小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得电子能力依次增强金属性依次增强原子半径依次减小金属性依次减弱失电子能力依次减弱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非金属性依次减弱1.比较金属元素

3、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置换反应越容易发生,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强弱的判断依据(课本p21方法引导):一、钠、镁、铝单质失电子能力的对比:1.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极难与热水发生反应钠与冷水剧烈反应镁Mg+2H2O(热)====Mg(OH)2↓+H2↑能与热水反应铝结论:失电子能力Na>Mg>AlMg+2HCl====MgCl2+H2↑2.与盐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2Na+2HCl====2NaCl+H2↑难易程度:Na>Mg>Al结论:失电子能力Na>Mg>Al元素原子

4、失电子能力强弱的判断依据(课本p21方法引导):2.比较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的强弱。一般说来,碱性越强,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Al(OH)33.碱性强弱两性氢氧化物强碱中强碱碱性:NaOH>Mg(OH)2>Al(OH)3NaMgAlNaOHMg(OH)2结论:失电子能力Na>Mg>Al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强弱的判断依据(课本p21方法引导):3、金属性强的单质可以置换出金属性弱的单质(金属活动顺序表)。HLiBeBCNOFNaMgAlSiPSClKCaGaGeAsSeBrRbSrInSnSbTeICsBaTlPbBiPoAt失电子能力(金属性)逐渐减弱

5、归纳总结1.比较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以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般说来,单质与氢气的化合反应越容易进行,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原子得电子的能力越强。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强弱的判断依据(课本p21方法引导):2.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以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元素SiPSCl与氢气反应的条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高温与氢气反应磷蒸气与氢气反应加热与氢气反应光照或点燃化合越来越容易SiH4很不稳定PH3不稳定H2S相对稳定HCl稳定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来越强结论:得电子能力Si

6、水化物的酸性的强弱。一般说来,酸性越强,元素原子得电子的能力越强。元素符号SiPSCl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弱酸中强酸H2SO4HClO4H2SiO3H3PO4强酸最强含氧酸1.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二、硅、磷、硫、氯的化学性质对比酸性越来越强SiO2P2O5SO3Cl2O7结论:得电子能力Si

7、酸性由强到弱由弱到强非金属气态氢化物化合稳定性由弱到强由难到易1.同周期的三种元素X、Y、Z,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含氧酸的酸性:H3ZO4>H2YO4>HXO4B.非金属性:Y>Z>X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顺序增大D.元素的最低负价的绝对值按X、Y、Z顺序增大D作业:同步练习册9101112明天午自习结束上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