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 《秋天的况味》课件.ppt

林语堂 《秋天的况味》课件.ppt

ID:57047817

大小:831.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7-28

林语堂 《秋天的况味》课件.ppt_第1页
林语堂 《秋天的况味》课件.ppt_第2页
林语堂 《秋天的况味》课件.ppt_第3页
林语堂 《秋天的况味》课件.ppt_第4页
林语堂 《秋天的况味》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林语堂 《秋天的况味》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秋天的况味林语堂林语堂其人林语堂(1895—1976):原名和乐,后改为玉堂,又改为语堂。现代作家。福建龙溪(漳州)人。曾获上海圣约翰大学学士学位、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学位、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多所学校任过教授。1966年由美返台定居。1976年3月26日去世于香港,4月移灵台北,长眠于故居后园中,享年80岁。林语堂是幽默闲适小品文的重要代表。散文集有《大荒集》《我的话》。在散文创作上,秉承自由主义精神,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发展了散文小品的趣味化和闲话风,并形成了风行一时的“论语派”

2、。林语堂一向以童心未泯自况,谈吐诙谐。1924年5月,他在《晨报》副刊发表《征译散文并提倡“幽默”》,第一次将西文中的“humour”译成“幽默”。“幽默”一词始见于《楚辞·九章·怀沙》,意为寂静无声。林语堂信手拈来,将它用得巧妙。林语堂曾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三本杂志,提倡幽默文学,有“幽默大师”的美誉。第一部分:引出“秋”的思绪。由生活闲趣小事“抽烟见烟头的红光和烟雾的暖气”,无端地引发出作者思绪:在淡泊和宁静中,“秋”思慢慢袭来。这篇《秋天的况味》写于1941年,是能代表其风格的成熟之作。第二部分:勾勒“秋”的总貌。由烟的“温煦的热

3、气”、“缭绕暗淡的烟霞”、无意想到秋天里还有着夏的余热,有秋林里四处焚烧秸杆柴草所散发的缭绕烟霞,想到了秋季情状意味。我爱的是秋林的磅礴,是秋林的古色。第三部分:描述“秋”的特点。秋代表成熟——秋叶古色苍茏;初秋月圆蟹肥;有老浓香辣的桂花;文人的文章如秋物之成熟老到;人生修为如秋之到老有成;如酒以醇以老为佳;就连抽烟也要“烧得得法,慢慢的吸”,如秋之经时不急,方可回味。凡此等等越是历时既久,其物必老熟有味。第四部分:明释“秋”的至爱。凡“古老,纯熟,熏黄,熟炼的事物”,“我得到同样的愉快”。在林语堂眼中的秋的情调是那样的细腻和独特,细到饮食起居,细到抽

4、烟读书,细到为文作诗,细到吹管弹丝,细到做人处世。秋的况味里有人生的情调。享受秋就是享受生活,就是对人生的生老病死和人世的情趣哲理有了更成熟的感悟和更理性认知。艺术特色:1.立意的新颖作者写秋天既不是在描绘秋天的景致中来赏秋,也不是登山远眺或者临海感怀,而是以悠然闲适的心态来感受秋天的味道。2.闲话风的模式随性而谈,不过分拘泥于某个现实目的,兴之所至则笔之所至。例如,在一千字的短文中,开头讲抽烟就不慌不忙的用了将近三百字,这符合林氏在《写作六诀》里讲的要“随兴所至”,才能“兔起鹘落翰神飞”。具有自然、率真、亲切的韵味,像与朋友谈天说地一般。3.幽默的艺

5、术个性将秋的味道融入到一系列随手拈来的新鲜比喻中:慢火炖猪肉时的声调、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烂的字典、用了半世的书桌、熏黑了老气横秋的招牌、苍劲雄浑的笔迹等。林语堂的幽默是一种从容睿智的幽默,融合了东西方智慧,对当时和后来都有相当的影响。4.随性而不散漫的结构这篇小品文写得随性,却有结构上的“起承转合”,并不散漫拖沓。【思考与研讨】1.你认为幽默的笔调和讽刺的笔调有何不同?请用林语堂散文和鲁迅杂文中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2.闲适小品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