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武汉市《中考数学说明》解读课件.ppt

2015年武汉市《中考数学说明》解读课件.ppt

ID:57054976

大小:43.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7-30

2015年武汉市《中考数学说明》解读课件.ppt_第1页
2015年武汉市《中考数学说明》解读课件.ppt_第2页
2015年武汉市《中考数学说明》解读课件.ppt_第3页
2015年武汉市《中考数学说明》解读课件.ppt_第4页
2015年武汉市《中考数学说明》解读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年武汉市《中考数学说明》解读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年《中考数学考试说明》解读初中数学教研中心2015年3月一、保持稳定二、适当微调三、达成共识四、关于教学的建议内容提要:一、保持稳定数学学业考试形式为书面闭卷考试,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组成,考生答题时,每题均在“答题卷”指定位置作答方才有效,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试成绩以分数呈现。全卷包括Ⅰ卷和Ⅱ卷,Ⅰ卷为选择题,Ⅱ卷为非选择题。试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应用题等。解

2、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选择题共10道小题,每题3分,共30分;填空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8道解答题,共72分。(解答题各题分值安排与元调一致)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在试卷中所占的比重与它们在数学中所占课时的百分比大致相同。数与代数约占45%、空间与图形约占40%、统计与概率约占15%,实践与综合应用渗透在其它三个领域之中。(数与代数:(12章共154课时,约占43.2%)空间与图形:(13章共152课时,约占42.8%)统计与概率:(4章共49课时约占14%))试题按其难易程度分为容易题、中

3、等题和难题,全卷容易题∶中等题∶难题约为7∶2∶1,试卷难度系数约为0.65左右。二、适当微调1、《考试说明》形式上“两个减少”:减少了中考说明样题;减少了五月供题;2、《知识目标》六增加、四删除:增加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联系;增加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增加了三角形的重心;增加单独罗列三角形的内心与外心的概念;增加物体间相对位置的表示;单独增加了综合与实践板块,结合情景建模、解决问题;删除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删除梯形的概念与等腰梯形的判定与性质;删除反证法的思想;删除极差的概念3、注重《知识目标》中的12个灵活应用:代数5个:涉

4、及三个函数、方程、不等式;几何4个:涉及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相似综合、三角函数、综合法证明;统计与概率2个;全卷共24题,涉及到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图形的对称、平移与旋转,视图与投影、图形的相似、图形与坐标,三角形、四边形与圆,统计与概率,函数综合应用等知识。试卷分三大题呈现:(对比2014年中考)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四选一,5个代数,3个几何,2个统计与概率。其中涉及到有理数的大小比较、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科学记数法、整式的运算、位似、找规律、视图、统计量的理解、圆与三角函数有关的计算、等知识。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

5、题3分,共18分),涉及到简单的有理数的计算、分解因式、一步求概率、一次函数与实际问题、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平面几何图形有关的证明与计算等。三、解答题(共8小题,共72分),涉及到一次函数与一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简单的几何证明(可能有两问),利用列举法求概率、计算,涉及到图形的对称、平移与旋转等基本图形变换及相关计算、有关圆的计算与证明,应用题(句子、数据明确、背景现实简单,解决问题用到数学模型);综合性探究题(后两问难)、代数几何综合应用题(题目要求前面的一般难度,在后面可以具有一定的区分度,从说明例题看:本题偏重代数,几何为辅。)试卷结构保持相

6、对稳定,四调与2014年武汉市中考题相比变化不大,中考与2015年四调基本一致。其中,一些基础题变化不大,如选择题中的1—7题,填空题中的11、12、13题,解答题中的17、18、19题,(共54分),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属于送分题。三、达成共识2015年武汉市《中考数学说明》达成共识:1-10题选择题中代数5题,几何3题,统计与概率2题,第8、9、10题会有一定坡度,不考多结论的选择题;第14、15题为中档题,第15题可能较难;去掉原第17题解分式方程,对解分式方程知识考查会在其它题中渗透;第18题属于简单几何证明,可能有两问,见《说明》P85例5,

7、但不一定与此难度一致;统计与概率放到第19题位置,与2014年中考类似;应用题为抽象建模应用,从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可以为方程,不等式或函数。后面的题考查知识没太大改变,第23题第(1)问按招生比例来划分难易度,易中难递进;课本上没有的定理肯定不能用,书写原则上遵循简单过程复杂写,复杂过程简单写。教研员补充内容:1、根与系数的关系2、隐含“定点”问题3、最值问题:几何模型、代数模型4、动点问题5、掌握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6、含字母参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7、线段的中点问题:不可用中点公式,可用平移的思想解释四、关于教学的建议中考复习可按三个阶段进行

8、,基础知识复习阶段、考题复习阶段、模拟测试和查漏补缺阶段。前一阶段是基础,后一阶段是升华,在后一阶段中可融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