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直角坐标系》第1课时参考课件.ppt

《平面直角坐标系》第1课时参考课件.ppt

ID:57061401

大小:688.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7-30

《平面直角坐标系》第1课时参考课件.ppt_第1页
《平面直角坐标系》第1课时参考课件.ppt_第2页
《平面直角坐标系》第1课时参考课件.ppt_第3页
《平面直角坐标系》第1课时参考课件.ppt_第4页
《平面直角坐标系》第1课时参考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平面直角坐标系》第1课时参考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2平面直角坐标系一:如何确定直线上点的位置?在直线上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就构成了数轴。数轴上的点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这个数叫做这个点在数轴上的坐标.例如点A在数轴上的坐标为-3,点B在数轴上的坐标为2。反过来,知道数轴上一个点的坐标,这个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单位长度01234-3-2-1原点••AB类似于利用数轴确定直线上的点的位置的方法,能否找到一种方法来确定平面内的点的位置呢?(点A,B,C,D.)二:平面上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的方法雁塔中心广场钟楼大成殿科技大学碑林影月湖如图,是某城市旅游景点的示意图

2、。(1)你是如何确定各个景点的位置的?雁塔中心广场钟楼大成殿科枝大学碑林影月湖如果以“中心广场”为原点作两条相互垂直的数轴,分别取向右和向上的方向为数轴的正方向,一个方格的边长看做一个单位长度,那么你能表示“碑林”的位置吗?“大成殿”的位置呢?你知道吗?法国数学家笛卡儿----法国数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笛卡尔受到了经纬度的启发,引入坐标系,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1596--1650笛卡尔,法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1596年出生于法国拉镇,法国巴黎普瓦捷大学毕业,获法律学位。数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哲学专著《方法论》一书中的《几

3、何学》,第一次将x看作点的横坐标,把y看作是点的纵坐标,将平面内的点与一种坐标对应起来。1:概念(119页)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方向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习惯取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竖直方向上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习惯取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5-5-2-3-4-13241-66y-55-3-44-23-121-66oXx轴或横轴y轴或纵轴原点①两条数轴 ②互相垂直 ③公共原点     叫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注意:

4、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条数轴特征:(1)互相垂直(2)原点重合(3)通常取向上、向右为正方向(4)单位长度一般取相同的Oxy-3-2-11234321-1-2-3-4XO选择:下面四个图形中,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是()-3-2-1123321-1-2-3YXXY(A)321-1-2-3XY(B)21-1-2O-3-2-1123321-1-2-3(C)O-3-2-1123321-1-2-3Y(D)OD3:平面上点的表示。(120页).P平面内任意一点P,过P点分别向x、y轴作垂线,垂足在x轴、y轴上对

5、应的数a、b分别叫做点p的横坐标、纵坐标,则有序数对(a,b)叫做点P的坐标。ab记为P(a,b)OXY注意:横坐标写在前,纵坐标写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a,b)(3,2)py3叫做点P的横坐标,2叫做点P的纵坐标,X记作:P(3,2)·31425-2-4-1-3012345-4-3-2-1.Q(2,3)发现:(a,b)是一对有序数对,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不能颠倒。NM在直角坐标系中,点与有序实数对之间有何关系?在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平面上任意一点,都有唯一的一对有序实数对(即点的坐标)与它对应;反过来,

6、对于任意一对有序实数对,都有平面上唯一的一点与它对应。·B31425-2-4-1-3012345-4-3-2-1x横轴y纵轴C·A·E·D(2,3)(3,2)(-2,1)(-4,-3)(1,-2)坐标是有序数对。1、写出图中A、B、C、D、E各点的坐标。·练一练(2,-3)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A(5,2)、B(0,5)、C(2,-3)、D(-2,-3)、A·B·D·(0,5)012345-4-3-2-131425-2-4-1-3y纵轴x横轴C·(5,2)(-2,-3)雁塔中心广场钟楼大成殿科技大学碑林影月湖各

7、个景点的坐标为:雁塔(0,3)碑林(3,1)钟楼(-2,1)大成殿(-2,-2)科技大学(-5,-7)影月湖(0,-5)中心广场(0,0)这节课主要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和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是一一对应的。要会根据坐标找点,会由坐标系内的点写坐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