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5 文言文阅读课件.ppt

专题复习5 文言文阅读课件.ppt

ID:57075586

大小:1.05 MB

页数:78页

时间:2020-07-31

专题复习5 文言文阅读课件.ppt_第1页
专题复习5 文言文阅读课件.ppt_第2页
专题复习5 文言文阅读课件.ppt_第3页
专题复习5 文言文阅读课件.ppt_第4页
专题复习5 文言文阅读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复习5 文言文阅读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文阅读常见实词常见虚词句式和用法文言语法常见实词文言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考试大纲》中规定了120个常见文言实词,高考涉及文言实词的试题不会超过这120个实词的范围。常见实词一、掌握文言实词的基本知识二、根据语境正确推断实词词义一、掌握文言实词的基本知识1.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变化。2.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词误解为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双音词。3.遇到多义词时,要慎重推断其在具体语句中的正确义项。4.古文通假现象普遍,如果遇上的生词用本义、引申义、比喻义都解释不通时,就要考虑它是不是通假字。*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的感

2、情色彩变化。如: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江”,古专指长江——今泛指一切河流。)(“金”,古泛指金属——今专指黄金。)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牺牲”,古指祭祀用的牲畜——今专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而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古指地位低下,见识浅薄,属于中性词——今指品质恶劣,变为贬义词。)1.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变化。2.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词误解为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双音词。如: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妻子”,原来是两个词,“妻”指妻子,“子”指儿女。现代汉语是一个双音词

3、,指男子的配偶。3.遇到多义词时,要慎重推断其在具体语句中的正确义项。*六王毕,四海一。*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一人,一桌,一檀板而已。*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数目,自然数的开始)(统一)(相同、一样)(专一)(满、全)4.古文通假现象普遍,如果遇上的生词用本义、引申义、比喻义都解释不通时,就要考虑它是不是通假字。通假字与本字在读音的联系上有以下几种情况:(1)完全相同。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2)声母相同。如:河曲智叟亡以应。(3)韵母相同。如: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4)声韵

4、均不相同。如:秦伯说,与郑人盟。(“蚤”通“早”)(“亡”通“无”)(“从”通“纵”)(“说”通“悦”)二、根据语境正确推断实词词义语境,即上下文。上下文对词义具有制约和提示作用。一般地说,不管一个词有多少义项,在具体的语境中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含义。因此,必要的知识储备与较强的语境意识结合起来,就是我们“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关键。所以,平时要注意做必要的知识积累,阅读文言文片段时要细心体察语境(上下文)的意思。要力戒孤立、片面。常见虚词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代词。文言虚词很多,但“常见”者毕竟有限。《考试大纲》中列了18个

5、常见的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考查的热点一直集中在这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上。常见虚词1.了解古今变化2.关注代词3.辨明意义用法4.注意特殊情况文言虚词的古今变化情况大致有以下四种:(1)有的消失了。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的意思是“在这里”,现在已经不用了。(2)少数沿用下来。如: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现在还用。1.了解古今变化(3)有的用法发生变化。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也”是语气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而现代汉语的“也”是表示重复的副词。(4)有的已被别的词所代

6、替。如:无能为也矣。助词“矣”已被现代汉语中的语气助词“了”(“呢”“啊”)所代替。对于代词以外的文言虚词的词性,特别是一些不典型的或很难区分的词的词性,如果不能分辨,不要纠缠,因为高考不考文言词的词性这类专门的语言学知识。当然,对于一些典型的比较容易辨识的并且与理解文句关系比较密切的虚词的词性,如能区分,对答题还是有帮助的,因为正确分辨词性,有助于把握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词在虚词中比较特殊,因为它毕竟有比较实在的意思,容易被选来命题。2.关注代词例: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称代前文的(广军)“解鞍”

7、“士皆纵马卧”。B.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称代前文的“(李)广”。C.饮食与士共之称代前文的“赏赐”。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称代前文的(李)广“遂引刀自刭”。答案:C。称代前文的“饮食”。3.辨明意义用法高考试题中往往是“意义和用法”并提,考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较多。意义是指词义,主要是指某个虚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词。用法包含内容较多,词性、在句中表示的各种关系、词语在句中担当的成分、词类活用、“之”字取消主谓短语的独立性、“之”字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一些虚词作为发语词等等,均属用法的范畴。在用法中,只考一般用法,不考特殊用法。例:下列各组句

8、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答案:A。介词,“凭”介词,“把”副词,“恰逢”、“正赶上”副词,“恰逢”、“正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