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体修复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课件.ppt

农村水体修复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课件.ppt

ID:57098117

大小:4.61 MB

页数:45页

时间:2020-07-31

农村水体修复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课件.ppt_第1页
农村水体修复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课件.ppt_第2页
农村水体修复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课件.ppt_第3页
农村水体修复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课件.ppt_第4页
农村水体修复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水体修复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们毕业啦其实是答辩的标题地方农村水体修复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演讲人XXX一概述二源头减量三过程阻断四养分再利用五生态修复CONTANTS一概述随着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等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已经取代点源成为水环境污染的最重要来源。水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居民生活水平最严重的问题。水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两种污染形势,一种是点源污染,另一种是面源污染。1.1引言1.2水环境现状生活污水排放口工业废水排放1.2水环境现状城市面源污染暴雨后的水质1暴雨后的水质21.2水环境现状稻田施肥稻田喷药土地爷的求饶追逐利润1.2水环境现状复合肥氮肥磷

2、肥1.2水环境现状猪场泥鳅饲料水产泥鳅塘生猪饲料1.2水环境现状猪场废水曝气装置1沼液浇灌沼液猪场废水曝气装置21.3农村面源污染来源与特征农村面源污染具有以下特征:(1)污染来源的分散性、复杂性以及溯源的困难性。(2)污染物排放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3)污染物以水为载体,其产流、汇流特征具备较大的空间异质性。(4)污染物具有量大和低浓度特征,难治理,成本高,见效慢。典型的农村面源污染包括农田径流(化肥、农药流失)和渗漏、农村地表径流、未处理的农村生活污水、农村固体废弃物及小型分散畜禽养殖和池塘水产养殖等造成的污染。1.4农业面源治理的“4R”理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

3、的“4R”理论,即源头减量(Reduce)、过程阻断(Retain)、养分再利用(Reuse)和生态修复(Restore)。“4R”控制技术体系是以污染物削减为根本,从污染物的源头减量入手,根据治理区域的污染汇聚特征进行过程阻断,通过对养分的循环再利用减少污染物的入水体量,并对水体进行生态修复,从而实现水质改善的目的。二源头减量2.1源头减量的途径农村面源污染因其污染源的高度分散性及污染排放的时空不确定性等特征,使得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变得尤为重要。源头减量是减少面源污染的根本所在。源头减量可以通过减少肥料用量或者减少排水量两种途径实现。(1)减少肥料用量,可

4、采用基于目标产量和肥料效应函数的氮肥优化技术、按需施肥技术、平衡施肥技术、有机无机配合技术或者使用新型缓控释肥等技术,也可通过改变轮作制度等来实现。(2)减少排水量,则需要对水分进行优化管理,旱地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水田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坡耕地采用保护性耕作等技术等。2.2源头减量的技术源头减量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基于增效原理的优化施肥技术;2、有机肥替代减量技术;3、基于种植制度/轮作制度调整的源头减量技术;4、节水灌溉及水肥一体化技术;5、其他技术。(包括免耕技术、覆盖技术、横垄耕作技术等)2.2.1基于增效原理的优化施肥技术油菜花的平衡施肥木桶原理(1)

5、平衡施肥技术平衡施肥技术也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其在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特性与肥料效应的基础上,统筹考虑了氮磷钾3种大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的供应,从而使土壤养分的供应能够全面满足作物生产的需要,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损失。2.2.1基于增效原理的优化施肥技术缓控释肥包装包衣缓控肥(2)新型缓控释肥技术新型缓控释肥通过对传统肥料外层包膜处理来控制养分释放速度和释放量,使其与作物需求相一致,可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2.2.2有机肥替代减量技术畜禽粪便秸秆这类技术多以农业废弃物如秸秆、处理过的畜禽粪便、沼液沼渣、菌渣、绿肥等富含一定N、P养分的有机物料来替代部分化肥,利用有

6、机物料中养分缓慢释放的特点,达到减少化肥用量,减少面源污染排放的目的。2.2.2有机肥替代减量技术沼液这类技术多以农业废弃物如秸秆、处理过的畜禽粪便、沼液沼渣、菌渣、绿肥等富含一定N、P养分的有机物料来替代部分化肥,利用有机物料中养分缓慢释放的特点,达到减少化肥用量,减少面源污染排放的目的。沼渣2.2.3基于种植制度/轮作制度调整的源头减量技术轮作培训60%以上的设施菜地在夏季期间处于揭棚状态,而揭棚期(6—9月)又恰逢降雨高峰期,加上设施菜地土壤硝态氮高残留现象普遍,导致该期土壤硝态氮淋失严重,为氮流失的高峰时期。该期种植填闲作物,可有效吸收土壤根层氮素,减少径

7、流损失;同时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了土壤剖面中的水分,减少了硝酸盐随水分的下移;深根系的填闲作物还可通过根系的下扎将土壤下层养分像泵一样抽上来,从而显著减少了土壤淋洗的风险。轮作模式2.2.4节水灌溉及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一体化流程农田氮磷等养分的流失是以水为载体,对于旱地,水分还是影响肥料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农田水分管理对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流失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旱作和蔬菜生产中,多采用大水畦灌、随水冲肥的方法,造成氮素养分向深层土壤淋失,氮素利用率降低。优化灌溉管理,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滴灌、喷灌),可有效提高水肥利用率,减少氮磷流失,并缓解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

8、水肥一体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