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单元二(唯物论认识论高二复习)课件.ppt

哲学单元二(唯物论认识论高二复习)课件.ppt

ID:57111450

大小:479.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20-07-31

哲学单元二(唯物论认识论高二复习)课件.ppt_第1页
哲学单元二(唯物论认识论高二复习)课件.ppt_第2页
哲学单元二(唯物论认识论高二复习)课件.ppt_第3页
哲学单元二(唯物论认识论高二复习)课件.ppt_第4页
哲学单元二(唯物论认识论高二复习)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哲学单元二(唯物论认识论高二复习)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世界的物质性物质观意识观规律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物质的概念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规律的概念客观性和普遍性起源生理基础内容(本质)意识意识的能动作用特点表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决定按规律办事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探索世界:辩证的唯物论1、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运动: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3、规律: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

2、必然的、稳定的联系。1、自然界的物质性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一)世界的物质性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性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名称原理内容方法论错误倾向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和永恒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

3、式(物质离不开运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离不开物质)③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承认物质是运动的,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问题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2010年高考·江苏卷2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A.运动时无条件的、绝对的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A【例2】(2009·江苏)“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句诗体现了()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B.运动是物质的唯

4、一特性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C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名称原理内容方法论错误倾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承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区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联系)要求我们必须把运动和静止统一起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的普遍性原理、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名称原理

5、内容方法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规律的普遍性原理。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②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③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既要实事求是;又要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人类造福。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

6、性原理即人与规律的关系易错点人们可以改变规律为人类造福。【例2】人的思维活动和认识发展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①受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制约②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③是可以改造和创新的④是能够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D(2010高考·浙江卷31)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的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①未来世界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②过去发生过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③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或现在必有端倪④距离过去或现在不远的事,变化一定不会太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C原理名称原理内容方法论错误倾向1、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从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所以,物质决定意识,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主观出发、主观主义意识的能动性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能动认识世界能动改造世界主动的有选择的反映能把握本质和规律追溯过去复制当前推测未来创造理想或幻想的世界意识指导作用意识调节作用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调节

8、控制人体的生理活动易错点鬼神观念不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例1】卧佛寺是北京西山著名的古老寺院,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距今已1300多年。清雍正年间赐名十方普觉寺,因卧佛名盛,反而忽略本名,通称“卧佛寺”。希望通过烧香拜佛,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不现实的,因为()①神灵观念完全是人们头脑自行生成的②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③世界的本质是物质④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