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中的传统文化--最新培训讲学.doc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传统文化--最新培训讲学.doc

ID:57137402

大小:1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8-03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传统文化--最新培训讲学.doc_第1页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传统文化--最新培训讲学.doc_第2页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传统文化--最新培训讲学.doc_第3页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传统文化--最新培训讲学.doc_第4页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传统文化--最新培训讲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传统文化--最新培训讲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数学课堂中的传统文化--最新精品文档浅谈数学课堂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红谷滩实验学校熊艳花个人简介:熊艳花老师是红谷滩实验学校的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在23年的教学生涯中,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深受学生、家长、同事以及社会的好评,并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从教至今先后被评为新建县“小学学科带头人”,新建县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南昌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共青团南昌市委评选的“心系祖国健康成长”读书教育活动先进个人,南昌市教育系

2、统“教师诚信之星”,红谷滩新区实验学校“优秀教师”称号,红谷滩新区“区级骨干教师”,红谷滩新区实验学校“师德之星”称号,南昌市《数学读写》课题先进个人。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获国家教研成果一等奖。2015年获红谷滩新区“我最喜爱的老师”称号,2016年获南昌市家庭教育先进个人。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大国,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当今社会,传统文化正悄悄地从我们身边流失。作为一名教师,一名传道授业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这些文明继续传播下去,让我们的下一代了解中国的古代文明,关注我国的传统文化发展,继

3、续接受这些文化的熏陶,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人。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以怎样的方式去引领我的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呢?在我的课堂上怎样潜移默化的让我的学生了解到中国的古代文明?感受到我们的先辈为我国做出的贡献?通过深入研究教材以及教学实践,我觉得在我们的数学教材中就渗透着很多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而能不能很好地利用这些知识就取决于我们的课堂了。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在小学数学阶段,每册数学教材中都存在着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下面我就以我现在所教的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为例说一下我是怎样在我的课堂中渗透传统文

4、化教育的。一、充分利用课本已有信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熏陶。课本是学生接触最多的素材,在我们的教材上有几块《你知道吗?》的环节,这些知识是在方框中框起来的,平时容易被我们忽略,但是这里面却饱含着有关数学中的传统文化的知识。如:课本32页讲小数意义的时候说到,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早在公元3世纪,我国数学家刘徽就提出把整数个位以下无法标出的部分称为徽数。到了公元13世纪,我国元代数学家朱世杰提出了小数的名称。在这一部分知识中既让学生对小数的历史有了了解,又让学生体会到我国古代的人们非常善于钻研,我国的研究在世界上是遥遥领

5、先的,增强了学生的爱国责任心。课本96页提到,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利用出入相补原理来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出入相补原理就是把一个图形经过分割、移补,而面积保持不变,来计算它的面积。可能在课堂上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的时候,有部分同学已经想到用这种方法了,那我们可以借助这个机会表扬学生,说他已经达到数学家的水平了,这样不但让学生们了解了古老的传统文化,还提高了学生探索数学的积极性。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课本上像这样的小知识窗还有很多,我们应该好好地利用这些知识窗口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否则就太浪费教材的编写意图

6、了。二、钻研教材,深挖教材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但要把与数学相关的知识提炼出来,还要把课堂上能用到的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知识拓宽有益的知识也做到心中有把握。数学课堂不只是数学知识积累的过程,还是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1.教学设计中体现传统文化教育。课本43页在讲到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时候,曾经提到循环小数一定是一个无限小数,但是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这时,学生对这句话有点不理解,于是我想借助一个例子来说明这句话的意思,就想到了圆周率∏,写成小数是3.1415926……这时学生都出现了

7、惊讶的表情,我就借助这个机会对学生讲了我国的祖冲之等人与圆周率的关系,学生们都很敬佩。有时课堂上我们的一个设计环节,不但能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历史和传统文化。2.利用例题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材教学鸡兔同笼问题是这样的;课本103页提到在大约1500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数学趣题,“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鸡兔同笼”问题。书中说:“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只?”这道题的意思就是: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

8、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在用假设法和列表法解答后,105页小知识窗出示古人是这样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1)假如让鸡抬起一只脚,兔子抬起两只脚,还有94÷2=47只脚;(2)这时,每只鸡一只脚,每只兔两只脚。笼子里只要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3)这时脚的总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