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pdf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pdf

ID:57141838

大小:1.22 MB

页数:9页

时间:2020-08-03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pdf_第1页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pdf_第2页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pdf_第3页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pdf_第4页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杨梅癌肿病症状特征主要危害枝干,初期在被害枝上产生乳白色小突起,表面光滑;后渐扩展形成肿瘤,表面凸凹粗糙不平,木栓质变坚硬变成褐色或黑褐色,严重时造成病枝枯死。发病规律病菌在病枝肿瘤组织中越冬,随种苗传播。雨季湿度大,肿瘤表面溢出菌脓,随雨水传播,从寄主叶痕或伤口侵入,潜育期在20-30天。发病后又产生菌脓不断的随雨水传播进行二次侵染,造成大面积流行。在云南的种植期,初侵染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发病,第二次发病高峰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特别是管理粗放,排水不良,套种其它作物的杨梅园发病较重。防治方法1、冬季修剪清园后,用物美价廉的1:2:150的波尔多液进行整株喷雾,用药渣涂白树的主干,做

2、保护性防治。2、开花和采收期,杜绝喷洒农药,以免造成落花落果和成熟期对果实的污染杨梅褐斑病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在叶面上出现针头大小的紫红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呈浅红褐色或灰白色,边缘褐色,直径4~8毫米。后期在病斑中央长出黑色小点,是病菌的子囊果。当叶片上有较多病斑时,病叶就干枯脱落,受害严重时全树叶片落光,仅剩秃枝,直接影响树势、产量和品质。病原据方华生等研究认为,该病菌属子囊菌亚门、腔菌纲、座囊菌目、座囊菌科的真菌引起的,学名是.,病菌的子囊果埋在表皮下,孔口突出在表皮外,球形或扁球形,直径是60~80微米,孔口直径约7微米,内含8个子囊孢子,它在子囊内排成两

3、行,无色、双胞,长椭圆形,成熟时上胞钝圆稍宽,下胞稍尖,分隔处稍狭缩,大小为17~22微米×4.3~4.8微米。1/9发生规律病菌以子囊果在落叶或树上的病叶中越冬,次年4月底至5月初,子囊果内的子囊孢子成熟,下雨后释放出来的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子囊果散发子囊孢子的时间较长,从5月中旬到6月下旬,在病叶中均可查到子囊孢子。该病菌侵入叶片组织后,潜伏期可达3~4个月,在7~8月高温干旱时停止蔓延,8月下旬出现新病斑,9~10月病情加剧,并开始大量落叶。该病一年发生1次,无再次侵染。该病菌在自然条件下,尚未发现无性孢子,但在培养基上很容易产生。分生孢子器扁球形,直径50~70微米,分生孢子卵

4、圆形,无色、单孢,大小为7.3微米×9.6微米×3~5微米。在生产实践中,通过观察与调查,认为影响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①与5~6月雨水多少密切相关,雨水少、发病轻,反之发病重。②在土壤瘠薄、缺少有机质的情况下,树势衰弱,容易发病。③在排水良好的沙砾土或阳光充足的杨梅园发病较轻。防治方法①春季剪除枯枝,扫除落叶,减少病害传染源。②新栽杨梅尽量选择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山地,培育管理中注意多施有机肥及钾肥。③药剂保护与防治。据原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试验,认为5月下旬、果实采后各喷药1次,前者以1:2:200的波尔多液,后者以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为宜。杨梅干枯病症状主要

5、危害枝干,初期为不规则暗褐色的病斑,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不断扩大,并沿树干上下发展。被害部由于水分逐渐丧失而成为稍凹陷的带状条斑。病部与健康部分有明显裂痕,发病严重时,病部深达木质部,当病部围绕枝干一周时,枝干或植株即枯死。在后期病部表面着生很多黑色小粒点,即为分生孢子盘,初期埋生于表皮层下,成熟后突破表皮,使皮层出现纵裂或横裂的裂口。病原是一种真菌,属于真菌类半知菌亚门,腔胞菌纲,黑盘孢目,黑盘孢科。发生规律该病为一种弱寄生菌,一般从伤口侵入,当杨梅树体衰弱时,在体内扩展蔓延,发病轻重与树势强弱密切相关。发生规律2/9该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一般从伤口侵入,当寄主生长衰弱时,才会在树体内扩

6、展蔓延,故发病轻重与树势关系密切。防治措施(1)加强管理,增强树势。通过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质肥料及钾肥,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2)剪去已枯死的枝干,及时烧毁,促发新枝。(3)防治害虫、减少伤口。对于造成树体伤口的害虫,要注意防治,以减少杨梅树干伤口,防止病菌侵入。削去病斑,在伤口涂以50~100倍的402抗菌剂消毒保护。(4)保护伤口。要及时剪除枯死枝条,刮除病斑,并对伤口和病斑涂抹波尔多浆或402抗菌剂进行保护。杨梅枝腐病枝腐病属于真菌性病害。是杨梅老树发生较为普遍的病害。近年来由于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变化,该病发生呈上升趋势。枝腐病发生为害较重,造成枝干腐烂枯死,引起

7、树体早衰。影响经济的发展。症状该病害发病初期树干皮层腐烂,皮层病部呈红褐色,稍隆起,组织松软,提早衰败。后期枝干枯萎,病部失水干缩,呈凹陷状,变为黑色,并有黑色小粒点着生,小黑点上有很细的刺毛。发病特点该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在翌年外界环境适宜时开始活动,病菌从枝干伤口、裂缝或新梢与基枝的节间侵入发病,逐渐蔓延整个枝梢,直至2—3年生枝序都发病枯萎。雨天潮湿时,枯枝上的病斑吸水,分生孢子从孔口溢出,借助风雨扩散,进行再侵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