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主要病虫害与防治

杨梅主要病虫害与防治

ID:38443103

大小:32.46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6-12

杨梅主要病虫害与防治_第1页
杨梅主要病虫害与防治_第2页
杨梅主要病虫害与防治_第3页
杨梅主要病虫害与防治_第4页
杨梅主要病虫害与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杨梅主要病虫害与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一、病害1、侵染性病害  (1)杨梅癌肿病俗称“杨梅疮”是杨梅小枝干及树干上的主要病害。病部肿大,形成表面粗糙的肿瘤,小枝被害后,形成小圆球肿瘤,在肿瘤以上的枝条死亡。在树干上发生大量肿瘤后引起全株死亡。发病初期出现乳白色的小突起,表面光滑,后逐渐增大成肿瘤,表面变得粗糙或凹凸不平,木栓化,质坚硬,瘤呈球形,最大直径可达10cm以上。一个枝条上肿瘤少者1~2个,多达5个以上,一般在枝条节部发生较多,对枝条生长造成严重影响。病原菌在树上或残枝的病瘤内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细菌从瘤内溢出,通过雨水、空气、接穗和昆虫传播只能从伤

2、口侵入,以6~8月发病最多。防治办法发:(1)药剂防治:3一4月,在肿瘤中的病菌传出以前,用刀刮除病斑,然后伤口涂硫悬浮剂加402抗菌剂(843康复剂)100~200倍液,也可在病树主干分叉处挖一小孔滴入402药液。也可用石硫合剂涂布伤口。                 (2)剪除病枝(要求新梢抽发前进行)并烧毁。    (3)在采摘杨梅时,不要弄破树皮。杨梅采后及时喷洒1∶2∶200波尔多液,80%必备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7%可杀得2000型1000倍液或10%农用链霉素600~800倍液

3、。   (2)杨梅褐斑病是杨梅叶片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在我县杨梅产区普遍发生,而且危害越来越严重。杨梅根腐病是90年代在杨梅上发现的新病害。该病最明显的症状为地下烂根,导致树冠较小的盛产树从发病至全树枯萎死亡在高温夏秋季节仅几天时间,树冠高大的老树从发病到死亡也仅能维持1年左右时间。杨梅根腐病以盛果期树发病最多,以采果后的7一8月症状表现最快死亡率最高,管理精细,生长茂盛的树也同样患病死亡。该病是由一种世界性分布真菌侵染为害(病原菌为座菌目的葡萄座腔菌)。发病树10月份开始落叶,严重影响树势,产量和质量。杨梅褐斑病:又名炭疽病,俗称杨梅红点。属

4、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在叶面出现针头大小的紫红色小点,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后期病斑中央长出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子囊果。病斑多时叶片干枯脱落,重者全株落光或树体死亡。病菌在叶中越冬,次年4月底到5月初,病菌随雨水传播,从气孔或伤口侵入,潜伏期较长,到8月中、下旬才出现病斑。该病1年发生1次,无再次侵染。防治方法:剪除病叶、枯枝,多施有机肥和钾肥,排水要良好。喷洒80%大生M-45或70%代森锰锌600倍液,80%必备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2∶200波尔多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5%甲霜灵水剂500倍液,

5、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等。  (3)杨梅干枯病:主要危害枝干,被害部位失水形成凹陷的带状条斑,病部环绕枝干一周时,枝干即枯死,病原菌为广种弱寄生菌,一般从伤口侵入,树势差易感病,以增强树势为主,防治上应剪除枯枝,烧毁,削去病斑,伤口涂以50倍液的402抗菌剂保护。树冠喷波美0.5~2度石硫合剂。  (4)杨梅枝腐病:危害枝干皮层,初期病部组织松软,上生密集细小的黑色粒点,上长有细长的刺毛,发病后枝干腐烂枯死,叶片、果实同样致死。该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老年树易发病。防治该病应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剪除病枝并及时烧毁。刮除

6、病斑后伤口涂以50~100倍液的402抗菌剂或鲜牛粪2000g、甲基托布津100g、代森锌50g,与适量水混合均匀,涂于伤口,外面用塑料薄膜包扎牢。树冠喷波美0.5~2度石硫合剂。  (5)杨梅赤衣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枝干,严重的病树几年内死亡。此病大多发生在枝干分杈处,被害处覆盖一层薄的粉红色霉层,头年先在枝干背光面树皮上,发生极薄的银白色或粉红色脓泡状物,次年3月中旬开始发病,后呈现痘疮状小泡,连成长条状病斑,不久病斑上即覆粉红色霉层。每年5~6月及10月为发生高峰期,多雨易发病,老树发病重。防治上采用增施有机肥、钾肥,剪除病枝烧毁

7、。病枝上的病斑刮除,后再涂843康复剂或波尔多浆。树冠喷洒65%代森锌600倍液,70%安泰生600倍液或4%~5%硫酸亚铁溶液等。 (6)杨梅白腐病:侵害果实,如成熟期遇上多雨天气,则发病严重,果实软腐,果面上滋生许多白色雾状物。防止该病尤以薄膜避雨设施栽培最佳,或喷洒山梨酸钾600倍液和翠康钙宝营养液,提高果实硬度,增强抗病力。    2、非侵染性病害 (1)杨梅小叶病:属生理性病害,或称缺素症,表现各类枝梢停止生长提前,顶端枝梢节间变短,或焦枯死亡,其侧部抽生短缩的丛生枝,叶片较小、增厚、粗糙、质硬而脆,叶脉凸起木栓化或纵裂,叶片不能转

8、绿老熟,早死,顶芽萎缩,不结果或结果少等症状。防止此病应不施磷肥,增施有机肥,剪除丛生枝。土施硫酸锌、硼砂(3m直径树冠施50~100g+尿素100~200g,再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