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教学的设计课件.ppt

漫谈教学的设计课件.ppt

ID:57171366

大小:673.5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20-08-02

漫谈教学的设计课件.ppt_第1页
漫谈教学的设计课件.ppt_第2页
漫谈教学的设计课件.ppt_第3页
漫谈教学的设计课件.ppt_第4页
漫谈教学的设计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漫谈教学的设计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漫谈教学设计北仑中学吴文尧教师的专业能力(1)教学设计能力.---如何做编剧。(2)教学实施能力.------如何做演员或主持。(3)教学反思能力.-----如何进行教学研究。第一方面:教学设计中必须要关注的几个问题,以确保学科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第二方面:教学设计中还可以关注的其它几个问题,制造若干“亮点”,使课堂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第三方面:如何说课,说课和上课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搞好课堂设计的三个基本点理解教材——对教材中的思想、方法及其精神的理解;理解学生——对学生学习规律的理解,核心是理解学生的思维规律;理解教学——对学科教学规律、特点的理解

2、。第一方面:设计中必须要关注的几个问题,以确保学科教学的科学性搞好课堂教学设计的两个关键(1)设计一系列好的问题。(A)所提问题是有意义的。(B)所提问题在学生的思维最近发展区内。(2)设计自然的教学过程。(A)知识的生长是自然的。(B)整个教学过程也是自然的。一个核心概括——引导学生自己概括出数学的本质,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保持高水平的数学思维活动。第二方面:教学设计中可以关注的其它几个问题,制造若干“亮点”,使课堂具有一定的艺术性(1)由学科内部的发生发展的矛盾冲突中引入课题。(2)由实际问题引入课题。(3)通过对课本导入内容的再加工引入课题。

3、1注意设计问题情景,在课题引入中制造亮点。案例之一: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引入案例之二:研究函数的操作程序的引入案例之三: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的引入数形本是相依偎,焉能纷作两边飞。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割裂分家万事休。华罗庚案例之四: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2注意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在师生的交流中制造亮点方法之三:因为所以所以案例之五:三次函数的图象的对称中心问题曲线问曲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函数的图象关于点P中心对称,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案例之六:杨辉三角中的秘密3注意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在凸现

4、课堂的人文气息中制造亮点。杨辉,杭州钱塘人。中国南宋末年数学家,数学教育家.著作甚多,他编著的数学书共五种二十一卷,著有《详解九章算法》十二卷(1261年)、《日用算法》二卷、《乘除通变本末》三卷、《田亩比类乘除算法》二卷、《续古摘奇算法》二卷.其中后三种合称《杨辉算法》,朝鲜、日本等国均有译本出版,流传世界。“杨辉三角”出现在杨辉编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此书还说明表内除“一”以外的每一个数都等于它肩上两个数的和.杨辉指出这个方法出于《释锁》算书,且我国北宋数学家贾宪(约公元11世纪)已经用过它,这表明我国发现这个表不晚于11世纪.在欧洲,这个

5、表被认为是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帕斯卡首先发现的(BlaisePascal,1623年~1662年),他们把这个表叫做帕斯卡三角.这就是说,杨辉三角的发现要比欧洲早500年左右,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是非常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第1行11第2行121第3行1331第4行14641第5行15101051第6行1615201561‘’’’’’第n-1行第n行横看成岭侧成峰一般地,在第m条斜线上(从右上到左下)前n个数字的和,等于第m+1条斜线上的第n个数。远近高

6、低各不同杨辉三角与“纵横路线图”“纵横路线图”是数学中的一类有趣的问题.下图是某城市的部分街道图,纵横各有五条路,如果从A处走到B处(只能由北到南,由西向东),那么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将高阶杨辉三角形中去掉所有的偶数,剩下的图形类似于分形几何中的谢尔宾斯基三角形(如图),这种三角形是研究自然界大量存在的不规则现象(海岸线性状、大气运动、海洋湍流、野生生物群体涨落,乃至股市升降等)的崭新教学工具。案例之六: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4注意为数学知识找个好模型,在对数学知识的通俗化中制造亮点。案例之七:木器厂中的数学问题案例之十

7、:点到平面的距离的求法案例之十一:三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5注意找一个好的例题,在对典型问题的一题多解多变中制造亮点已知:正四棱柱中,点E为的中点.到平面BDE的距离.求点案例之十二:两角和的余弦公式6注意课堂细节问题,在对教学环节的艺术化处理中制造亮点。(1)如何用表示(2)当为锐角时,即为斜边长为1的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长.(3)分别作斜边长为1,锐角依次为的直角三角形,,,则(4)学生讨论及成果展示(可能有以下几种方法)(5)猜想:当时,成立,并加以证明!(6)如何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证明上述结论?你有那几种方法?(7)猜想当是任意角时成立!(

8、8)引导学生用平面向量知识证明等式成立.案例之十三:补集概念的引入7注意调整看问题的视角,在对数学问题的包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