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导论第2章-生药学课件.ppt

药学导论第2章-生药学课件.ppt

ID:57176018

大小:611.0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20-08-02

药学导论第2章-生药学课件.ppt_第1页
药学导论第2章-生药学课件.ppt_第2页
药学导论第2章-生药学课件.ppt_第3页
药学导论第2章-生药学课件.ppt_第4页
药学导论第2章-生药学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药学导论第2章-生药学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药学的性质与任务生药的名称和分类生药的化学成分生药的标准生药的鉴定生药的生产生药的商品流通生药的利用生药的发展趋势主要内容一、生药学的性质与任务(一)性质生药学(Pharmacognosy)研究生药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成分、生物合成、细胞组织培养、品质评价、药效药理、毒性及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科学生药(Crudedrug)指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从广义上说,生药包括一切来源于天然的中药材、草药、民族药和提制化学药物的原料药材,兼有生货原药之意。一、生药学的性质与任务中药(ChineseMateriaMdica

2、)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中药汤剂、中药材和中成药。中药材是指中医使用的药材,常用的有700-800种左右。一、生药学的性质与任务何首乌草药(HerbalMedicine)并非特指草本药材,是我国部分地区民间草医用以治病或者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其中也有是本草记载的药物,曾一度与中药合称为中草药(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一、生药学的性质与任务1、加强中医药应用基础研究,阐明中药疗效的物质基础,探讨中药理论的现代化科学基础2、研究开发现代中药3、通过和实施GMP和GAP4、制定中药研制的

3、标准、规范一、生药学的性质与任务(二)任务质量标准利用植物学、植物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生药进行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并测定生药的浸出物、有效成分或指标成分的含量,以及对重金属、农药残留量、黄曲霉毒素等进行定量或限量检查,建立生药的品质评价方法,为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奠定基础。一、生药学的性质与任务《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GoodAgriculturePractice)种子、种苗优质化,中药材栽培区域化,种植、采收、加工科学化,发展无污染优质绿色中药材生产基地哈尔滨中药二厂河北黄芩天津天士力陕西商洛优质丹参北京同仁堂药厂山东平邑县

4、金银花一、生药学的性质与任务二、生药的名称和分类(一)名称拉丁名药用部位的名称+原植(动)物的属名如:葛根RadixPuerariae颠茄HerbaBelladonnae1.药用部位: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2.化学成分:挥发油类、生物碱类、苷类3.自然系统分类:门、纲、目、科、属、种4.中医功效:解表药、清热药、补益药5.按名称字母循序或笔划分类6.其他方法:上、中、下三品二、生药的名称和分类(二)分类三、生药的化学成分又称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1、单糖:五碳醛糖、六碳醛糖2、低聚糖:目前仅发现由2~5个单糖分子组成的低聚糖,分别称为双糖(如

5、蔗糖、麦芽糖)、三糖(如龙胆三糖、甘露三糖)、四糖(如水苏糖)、五糖(如毛蕊糖)等3、多糖:由10个以上单糖分子聚合而成,如淀粉、菊糖、树胶、粘液质、粘胶质、纤维素、动物多糖等(一)糖类(suger,saccharides)(二)苷类(glycosides)又称甙、配糖体或糖杂体(heteroside),是由糖或糖的衍生物与非糖化合物以苷键方式结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根据苷键原子的不同分为O-苷、S-苷、N-苷和C-苷等类型,在自然界存在最多的是O-苷。苷的非糖部分称为苷元(aglycon)。三、生药的化学成分(三)香豆素类(coumarins)为顺式邻羟基桂皮

6、酸的内酯(四)黄酮类(flavonoids)自然界中具有两个芳香环的具C6-C3-C6基本骨架的化合物(五)鞣质类(tannins)又称单宁,是植物体内的结构较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分为水解鞣质和缩合鞣质三、生药的化学成分(六)挥发油类(volatileoils)又称精油,常温下可挥发、可随水蒸气蒸馏、与水不相溶的油状液体的总称。(七)萜类(terpenes)具有戊二烯基本单位的天然烃类化合物(八)生物碱类(alkaloids)存在于植物界的大多数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含氮的碱性化合物三、生药的化学成分(九)脂类(lipids)(十)有机酸类(organicaci

7、d)(十一)植物色素类(phytochromes)(十二)树脂类(resins)(十三)无机成分(inorganicconstituents)三、生药的化学成分四、生药的标准(一)《中国药典》药典中每种药材一般的记载格式和规定项目依次为:中文名、汉语拼音、拉丁名、基源、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浸出物、炮制、性味与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及贮藏(二)部颁标准(三)地方标准五、生药的鉴定依据《中国药典》、部颁和地方药品标准等三级标准,应用各种技术手段,对生药进行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良的检定,从而保证生药品种的真实性及用药的安全有效性。目的:促进生药的标准

8、化、规范化促进新药源的发掘与利用1.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