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第三课时——分析人物形象.doc

《社戏》第三课时——分析人物形象.doc

ID:57179363

大小:1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8-05

《社戏》第三课时——分析人物形象.doc_第1页
《社戏》第三课时——分析人物形象.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社戏》第三课时——分析人物形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社戏》第三课时——分析人物形象 学习目标:(1)、能说出课文中的主要人物(2)、能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的性格及优秀品质(3)、能感悟作者所抒发的诚挚情感教学重点:能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的性格及优秀品质。教学设计: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四大古典名著之所以家喻户晓,是因为其作品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社戏》之所以选入中学课本也是因为课文成功地塑造了一群少年农家朋友。现在就请大家一起来分析本篇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二、教师点拨、学生思考:(1)同学们,请你们说出小说中出现的主要人物。(2)请找出描写这些主要人物的句子并请做出记号。(3)请分

2、析这些句子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4)请说出这些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优秀品质。三、师生合作、明确归纳:(1)主要人物有“我”、双喜、阿发、桂生及六一公公。(2)略(3)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与心理描写。(4)“我”是小说中的迅哥儿但并不是作者本人——天真活泼、充满童趣、聪明听话、不识水性、急切好奇、尊重老人、向往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 双喜——当我看社戏受到波折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聪明)当外祖母担心都是孩子们时,双喜大声打包票,理由有三:①船又大,②迅哥儿向来不乱跑;③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应反灵敏,考虑周到,善解人意)。看戏时双喜分析铁

3、头老生不翻筋斗的原因(聪明)。归航偷豆时征求豆主人阿发的意见;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挨骂的。(考虑事情周到)。吃完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并考虑好对策。(考虑事情周到)。双喜送我回到家,“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做事情有始有终)。双喜回答六一公公的问话。(反应灵敏)。总而言之: 双喜是一个聪明、能干、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而且考虑周到,反应灵敏,充满自信,有组织才能和号召力,是孩子们的当然领袖。阿发——“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得多呢。”(大方、无私、热情好客)。桂生——“没有。买豆浆的聋子也回去了。日里倒有,我

4、还喝了两碗呢。现在去舀一瓢水来给你喝罢。”      (勤快、机灵)六一公公——“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证实双喜他们是否偷了豆,重在指责他们踏坏了庄稼。(善良宽厚,爱惜劳动果实)。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还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豆可中吃呢?”(淳朴、好客)。六一公公夸自己的豆好“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好强)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淳朴、好客、热诚)。总之六一公公是一个宽厚、善良、淳朴、好客、热诚的老人。四、深入思考、能力训练:人物和性格连线阿发      

5、 宽厚、淳朴、好客、珍惜粮食 双喜       大方、无私、热情 六一公公    聪明、能干、善解人意、考虑周到、有组织才能和号召能力桂生        机灵、勤快 五、拓展延伸,简笔勾画:课文塑造了热情的伙伴和纯朴的乡民形象,请仿照句型“我喜欢文中的……因为他(他们)……比如……”简笔勾勒人物形象。 六、全文小结,教师归纳: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老老少少那种淳朴、善良、真挚的感情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密的关系。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代在城镇未曾见到过。 “我”对这段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