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t说课讲解.ppt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t说课讲解.ppt

ID:57235812

大小:2.24 MB

页数:26页

时间:2020-08-04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t说课讲解.ppt_第1页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t说课讲解.ppt_第2页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t说课讲解.ppt_第3页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t说课讲解.ppt_第4页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t说课讲解.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t说课讲解.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也是顺着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个主渠道进行循环流动的。前面讲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是不同的,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单向不循环的。而物质循环是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可以反复出现,是循环流动的。那么,生态系统中物质到底是怎样循环的呢?引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物质循环的概念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运动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其中的物质循环带

2、有全球性,这种物质循环又叫生物地化循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反复出现,循环流动,不会消失,生物可反复利用。2、物质循环的特点水循环:水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约占体重的60%~95%,体内进行一切生化反应都离不开水。地球上水通过蒸发、降雨、植物的蒸腾、吸收等过程反复循环。氮循环:氮是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成分。氮占大气成分的79%,必须经过生物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等才能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反复循环。碳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它广泛地分布于大气、海洋、地壳沉积岩和生物体中,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

3、同时碳又是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成分,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元素。碳循环还与生命活动紧密相联。亿万年来,在地球的生物圈和大气圈中,碳通过生命的新陈代谢,往复循环、生生不息。碳循环:碳元素约占生物体干重的49%,碳是有机化合物的“骨架”,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是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的。物质循环的主要特点:物质循环是带有全球性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可以反复出现反复利用,周而复始进行循环,不会消失。碳的循环过程碳的作用:糖、脂肪、蛋白质、核酸都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在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碳元素

4、。碳元素大约占生物体干重的49%,是有机化合物的“骨架”,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碳在无机自然环境中存在的形式即以CO2和碳酸盐(石灰岩、珊瑚礁)的形式存在。碳的循环形式: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是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的。大气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主要依赖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使CO2中的“C”变成为有机物中的“C”,再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和其他生物体中,因此从“C”的循环可见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除此之外,还有化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也能把CO2合成为有机物。还有一部分生物遗体没有被分解者分解,转变成为地下的石油

5、和煤,这部分“C”暂时脱离循环,一经开采运到地面燃烧,仍可产生CO2再返回碳循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碳进入生物群落碳出入生物把CO2合成有机物群落的途径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碳出生物群落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燃烧特点:(1)碳循环的形式:(2)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3)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4)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5)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6)碳进入大气的途径:CO2;CO2和碳酸盐;含碳有机物;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食物链;①生物的呼吸作用②分解者有分解作用③化石燃料的燃烧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因果关系生态系统

6、的存在是靠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来维持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二者相互伴随进行,又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但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又有本质上的区别: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而且运动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消失。物质循环是带有全球性的,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物质可以反复出现,反复利用,循环运动,不会消失。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相互关系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形式特点范围联系主要以有机物形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

7、与无机环境间反复循环反复循环维持生态平衡具全球生物圈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二者相互伴随,相辅相承,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识图作答:课堂练习:(1)写出①②③④的生理过程及⑤产生CO2的方式。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2)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____形式进行循环。(3)碳循环中最简单的循环途径是在__________和大气之间的循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微生物分解作用呼吸作用燃烧CO2绿色植物THEEN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