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古诗三首》题西林壁课件新人教版.pptx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古诗三首》题西林壁课件新人教版.pptx

ID:57251479

大小:3.71 M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7-23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古诗三首》题西林壁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1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古诗三首》题西林壁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2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古诗三首》题西林壁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古诗三首》题西林壁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古诗三首》题西林壁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古诗三首》题西林壁课件新人教版.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题西林壁第9课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苏轼,豪放派诗人。苏轼一生仕途坎坷,曾因一封信入狱,但他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在绘画方面擅画枯木竹石,反对程式束缚,重视神似,提倡“士人画”。代表作有《水调歌头·中秋》《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饮湖上初晴后雨》等。介绍作者庐山位于江西北部,北临长江,东临鄱阳湖,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山,相传在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因

2、此而得名。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声誉。庐山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历代诗人墨客相继慕名而来,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篇佳作。介绍背景这首诗是诗人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春末夏初畅游庐山时书写在庐山西林寺墙壁上的。诗人通过写观察庐山的各种不同感受,提示出一个带有哲理性的问题。尤其是后两句诗历来为人们赞赏。介绍背景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读一读思考:诗中的

3、庐山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古诗的方法:读:诗句解:诗意悟:诗情入:诗境学习提示分组合作,细读古诗,解决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岭”和“峰”的区别是什么?岭:相连的山。特点是:坡度和缓,连绵。峰:高而尖的山。特点是:坡度大,细长高耸,孤立。游山所见句段导读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横看成岭侧看成峰句段导读远近高低各不同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游山所见句段导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句段导读只是因为诗人看不清庐

4、山真面目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全貌?因为诗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狭窄,只能看到局部,不能看到全貌。只有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才能看清庐山的全貌。理解诗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这个哲理与俗语中所说的哪句话意思最相近?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拓展延伸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默写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诗人看到的景色。后两句是诗人由景所悟出的道理。诗人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

5、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归纳总结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拓展延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