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7):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概述资料讲解.pptx

学前心理学-(7):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概述资料讲解.pptx

ID:57252156

大小:3.92 MB

页数:45页

时间:2020-08-02

学前心理学-(7):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概述资料讲解.pptx_第1页
学前心理学-(7):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概述资料讲解.pptx_第2页
学前心理学-(7):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概述资料讲解.pptx_第3页
学前心理学-(7):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概述资料讲解.pptx_第4页
学前心理学-(7):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概述资料讲解.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前心理学-(7):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概述资料讲解.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页思维概述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特点一、思维的概念与特征(一)思维的概念思维概述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联系。人们常说的“考虑”“设想”“预计”“沉思”“深思熟虑”等都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例如,人们通过对云图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天气预报”,并用它来指导人们是否增减衣物;人们根据对水的研究得出水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在压强101千帕以下,水的温度降低到0℃就会结冰,升高到100℃时就会沸腾,变成水蒸气等。这些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一、思

2、维的概念与特征(二)思维的特征思维概述1.间接性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凭借一定的媒介与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和把握感官所不能直接把握的或不在眼前的事物、事物间的关系及事情发展进程的特性。例如,心理学家能根据一些人的外在表现推断出这些人的情绪特征和内心需要;地震工作者可以通过分析动物的反常行为或其他仪表的数据来预报震情;中医可以通过对病人的“望、闻、问、切”等手段推断出病人的病因、确定病症,并为病人的治疗提供判断依据等。一、思维的概念与特征(二)思维的特征思维概述2.概括性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将同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以及事物间

3、的必然联系抽取出来加以概括并得出结论的特性。例如,尽管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大小和内角角度不同,但它们都属于三角形;在严格了解太阳运行周期的情况下,我国总结出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即“二十四节气”。思维的概括性使人的认识活动摆脱了具体事物的局限,这不仅扩大了人们的认识范围,还对加深人们对事物的了解有重要作用。二十四节气二、思维的过程(一)分析与综合思维概述1.分析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各个方面或个别特征并加以思考的过程。例如,我们可以把几何图形分解成点、线、面、角、体;把动物分解

4、为头、尾、足、躯体;把一篇文章分解为段落、句子和词语等。二、思维的过程(一)分析与综合思维概述2.综合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各种特征结合起来进行考虑的思维过程。例如,学生把无序的词语组成句子;教师在观察某学生的品行、才智、性格等方面的基础上将他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由此形成对这个学生的总体评价;我们在购买商品的时候,会对该商品的价格、性能等方面做总体了解,然后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商品购买,这些都属于综合过程。分析与综合是同一思维进程中过程相反而又紧密联系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是辩证统一的,只有把分析与综合有机

5、地结合在一起,我们才能发现事物间的联系,才能更好地认识事物。二、思维的过程(二)比较和分类思维概述1.比较比较是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异同点的思维过程。人们对事物的属性、特征和相互关系等的认识,都是通过比较来进行的,只有经过比较,区分出事物间的异同点,才能更好地识别事物。例如,教师要讲清楚“普遍”这个概念,应该与相近的“普通”这个概念相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对比,对“普遍”这一概念的认识就会更加准确。比较与分析、综合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比较是对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或特性的鉴

6、别与区分,因此没有分析就谈不上比较,分析是比较的前提。比较同样也离不开综合,比较的目的是确定事物间的异同,要对事物进行比较,既要对事物进行分析,又要对事物进行综合,离开分析与综合,比较就难以进行。二、思维的过程(二)比较和分类思维概述2.分类分类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或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分类是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经过分类,人们才能将事物区分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从而使知识更加系统化。例如,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还可以进一步分为碱、酸、盐等,碱还可以分为强碱和

7、弱碱等。根据学生的年龄差异和不同的思维发展水平,分类的水平也不尽相同。学前儿童大多能对颜色、形状、结构、状态及方位进行分类;小学生往往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和事物的功能进行分类;少年期的学生已经能够把事物的本质特征与非本质特征并列来进行分类;青年期的学生则会熟练地按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分类。二、思维的过程(三)抽象、概括与具体化思维概述1.抽象与概括(1)抽象抽象是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与属性,舍弃其个别特征和非本质属性的过程。例如,平面几何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抽象思维将不同四边形(如矩形、梯形和平行四

8、边形等)的“四条边”与“四个角”这些共同特征抽取出来,就是四边形。(2)概括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使之普遍化的思维过程。例如,根据对鸟类的认识,我们将鸟类概括为:鸟是长着两个翅膀、两条腿,身上有羽毛,一般会飞的卵生脊椎动物。抽象侧重于分析与提炼,概括侧重于归纳与综合。二者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