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课文精练.doc

《卖油翁》课文精练.doc

ID:57270567

大小:1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8-08

《卖油翁》课文精练.doc_第1页
《卖油翁》课文精练.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卖油翁》课文精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卖油翁》课文精练王晖【课文精讲】全文寓理于事,借陈尧咨和卖油翁之间的小故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它启示我们不可因为拥有一技之长而骄傲自满。两个主人公一个自矜骄傲,一个不卑不亢;一个咄咄逼人,一个以退为进。最终看似处于弱势的卖油翁以高超的酌油技术成为真正的赢家。【课文精练】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自jīn家pǔ忿然睨之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但微颔之②久而不去③睨之④笑而遣之3.请写出下列句子中的“之”字所指代的内容。A.睨之()B.康肃笑而遣之()C.以我酌油知之()D.徐以杓酌油沥之()4.与“以我酌油知之”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

2、项是()A.以钱覆其口B.是以谓之“文”也C.公亦以此自矜D.徐以杓酌油沥之5.读了课文,你认为卖油翁是凭借什么使陈尧咨的怒气平消的?从卖油翁身上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拓展阅读】庖丁解牛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①,砉(xū)然响②然,奏刀騞③然,莫不中音……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④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⑤也,进⑥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⑦,批大郤⑧,导大窾⑨,因⑩其固然,技经肯綮1〇之未尝,而况大軱12〇乎!

3、……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13〇。”注释:①踦(yǐ):支撑,接触。②向:通“响”。③騞(huō):以刀裂物声。④盖:同“盍”,怎样。⑤道:自然的规律。⑥进:超过。⑦天理:指牛体的自然的肌理结构。⑧郤:空隙。⑨导:顺着,循着,这里有导入的意思。窾(kuǎn):空。⑩因:依。1〇技经肯綮(qìng):牛的筋脉骨肉。12〇軱(gū):股部的大骨。13〇硎(xíng):磨刀石。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1)足之所履()(2)释刀()(3)未尝()(4)所解数千牛矣()2.下列句子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A.善哉!技盖至此乎?译:好啊!你的

4、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B.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译: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看到的)没有不是全牛的。C.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译:臣只是用精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就像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D.因其固然。译:依顺着牛体坚固的结构。3.请为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臣之所好者,道也。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庖丁解牛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B.庖丁和卖油翁一样,只追求手熟,就能做到“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C.《庖丁解牛》和《卖油翁

5、》都是以对话描写和动作描写为主来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D.《庖丁解牛》节选自《庄子》,该书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世学者的著作。5.联系庖丁所说的“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比较阅读《卖油翁》,说说庖丁掌握如此纯熟的解牛技术,除了“手熟”外,还有什么诀窍?【第47期第2版《“熟”能生“巧”》参考答案】1.略。2.①只是②离开③斜着眼睛看④打发3.A指代陈尧咨。B指代卖油翁。C指代“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D指代葫芦。4.C5.卖油翁凭借高超纯熟的酌油技术和不“以此自矜”的态度使陈尧咨心悦诚服。【拓展阅读】1.(1)踩(2)放下(3)曾经(4)几2.D3.

6、臣之所好者筑道也。4.B5.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了解牛体的自然的肌理结构,顺乎自然的规律去做事,所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