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与免疫课件.ppt

感染与免疫课件.ppt

ID:57296267

大小:3.31 MB

页数:61页

时间:2020-08-10

感染与免疫课件.ppt_第1页
感染与免疫课件.ppt_第2页
感染与免疫课件.ppt_第3页
感染与免疫课件.ppt_第4页
感染与免疫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感染与免疫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感染(infection),又称传染,是机体与病原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病理过程。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1免疫(immunity),生物体能够辩认自我与非自我,对非我做出反应以保持自身稳定的功能,称为免疫感染过程的发展和结局大多数的感染为亚临床的、不明显的、不产生任何显著的症状与体征。有些病原体在最初感染后,潜伏影响可持续多年。病原体亦可与宿主建立起共生关系。疾病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211.1感染一.感染途径二.病原体及其致病性(以细菌为例)11.2免疫一.非特异性免疫二.特异性免

2、疫11.3免疫学实际应用一.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二.血清学反应三.免疫标记技术四.免疫预防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3第一节感染一.感染途径二.病原体及其致病性(以细菌为例)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4一、感染的途径感染(infection,又称传染):机体与病原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病理过程。决定其结局(疾病或者非临床症状)有3个因素: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宿主的免疫力和环境.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5外源性感染:来源于宿主体外的感染,主要来自病人、健康带菌(毒)者和带菌(毒)动、植物。内源性感染

3、:当滥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或某些因素致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宿主体内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1)呼吸道感染(2)消化道感染(3)创伤感染(4)接触感染(5)垂直传播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6二、病原体及其致病性决定感染结局(疾病或者非临床症状)的3个因素:(1)病原体的致病能力(2)宿主的免疫力(3)环境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7病原体(pathogen)寄生于生物(包括人)机体并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又称为病原微生物(Pathogenicmicroorganism)。1.细菌的致病性细菌的致病性是对

4、特定宿主而言,能使宿主致病的为致病菌,反之为非致病菌,但二者并无绝然界限。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8条件致病菌(opportunisticpathogen)或机会致病菌:在一般情况下不致病,但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可致病!1)侵袭力(invasiveness):病原菌突破宿主防线,并能于宿主体内定居、繁殖、扩散的能力,称为侵袭力。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9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称为毒力•侵袭力•毒素1.吸附和侵入能力;2.繁殖与扩散能力;3.对宿主防御机能的抵抗能力。2)毒素(toxin)细菌毒

5、素按其来源、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外毒素内毒素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10(1)外毒素(exotoxin)病原细菌,主要是一些G+,在生长过程中合成并分泌到胞外的毒素(如破伤风痉挛毒素、白喉毒素等);或者存在于胞内,当细菌溶解后才释放的毒素(如痢疾志贺菌的肠毒素)。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11特点(1)通常为蛋白质;(2)抗原性强;(3)可选择作用于各自特定的组织器官;(4)不同病原菌产生的外毒素不同,所引起的症状也不同;(5)毒性作用强,中毒剂量小(μg/kg);(6)不稳定,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

6、感。(2)内毒素(endotoxin)来源于G-的胞壁物质脂多糖(LPS),LPS中的有毒组分是其脂质部分—脂质A。当菌体裂解时释放,作用于白细胞、血小板、补体系统、凝血系统等多种细胞和体液系统,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血压下降及微循环障碍,有多方面复杂作用,但相对毒性较弱。各种G-的内毒素作用相似,且没有器官特异性。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12外毒素与内毒素的比较1mg肉毒毒素纯品可杀死2亿(2000万)只小鼠或一百万只豚鼠,中毒的死亡率几近100%,但及时注射抗毒素及对症治疗可使之降低。1mg

7、破伤风毒素可杀死100万只小鼠,1mg白喉毒素可杀死1000只豚鼠。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13第二节免疫一.非特异性免疫二.特异性免疫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14传统的免疫概念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即抗传染免疫。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15I、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immunity):是机体的一般生理防卫功能,又称天然免疫;是在种系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由先天遗传而来,防卫任何外界异物对机体的侵入而不需要特殊的刺激或诱导。抗感染过程中,首先发挥作用。随着特异性免疫的

8、形成,两者互相配合,扩大作用。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16天然免疫的组成包括:生理屏障细胞因素体液因素其它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17细胞因素-吞噬细胞主要指体内各种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及其它各种异物的能力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18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19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20吞噬结果完全吞噬:病原体被吞噬后,被杀死并消化分解,不能消化的残渣排出体外。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21完全吞噬:有些病原体,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布氏杆菌等胞内寄生菌,具有抗吞噬溶酶体形成或抗溶菌酶等逃避机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