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之魂_阐释陕北民歌的艺术特征.pdf

黄土地之魂_阐释陕北民歌的艺术特征.pdf

ID:57311094

大小:91.4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8-11

黄土地之魂_阐释陕北民歌的艺术特征.pdf_第1页
黄土地之魂_阐释陕北民歌的艺术特征.pdf_第2页
黄土地之魂_阐释陕北民歌的艺术特征.pdf_第3页
黄土地之魂_阐释陕北民歌的艺术特征.pdf_第4页
黄土地之魂_阐释陕北民歌的艺术特征.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土地之魂_阐释陕北民歌的艺术特征.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9期黄土地之魂———阐释陕北民歌的艺术特征刘彩云(海南大学,海南572022)摘要:陕北民歌用它那淳朴明快的音乐、原始野性的唱腔与近似疯狂的语言,彰显了独具魅力的艺术特征。陕北民歌以山曲小调宣泄黄钟大吕之韵,以大气磅礴张扬黄河儿女的性格。这块黄土堆起的中华的脊梁,承载了历史上最深的苦难,扛起过华夏的大运,在艰难的岁月里是民歌让人们在苦难中找到希望,也是民歌让人们在重压下爆发出力量。关键词:陕北民歌;体裁形式;曲式结构;文化底蕴;信天游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88(2009)09-0092-05陕北民歌粗犷、豪爽,具有黄

2、土高原一样坦荡豪爽的性格特质,其种类多样曲调广阔,有优美抒情的山歌,浑厚宽广的信天游,节奏强烈的劳动歌,流利畅达的小调,流传民间的风俗歌等等,仅记录在册的就有2万多首。陕北民歌不仅有强烈的个性特征,还富有广泛的多元性,如小调类歌曲中包含有许多外地流入的民歌小调,经陕北民间歌手更新、重组,成为陕北民歌,一展陕北人民的歌唱才能和音乐创编智慧,更体现了陕北人民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一、陕北民歌的文化底蕴(一)悠久历史陕北是华夏民歌的主要发祥地之一。黄土高原一带的早期文明史,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端史。陕北民歌源流可上溯到远古时期,如神宫调是陕北巫婆神汉作法事时所唱之曲调,可溯源至古代的占卜巫风

3、;其旋律简单,吟诵性强,代表曲目如《参神》、《上香》等。再如陕北民歌小调,可溯源至先秦时的乡遗风,历唐、宋、元、明、清而发展盛行。最早的陕北民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民间艺人千百年来不断的筛选和丰富、保留与变异,直到封建社会,才逐步衍生了包括劳动号子、仪式歌、信天游、小调、社火歌舞等体裁,具有黄土高原历史文化特色。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对陕北民歌早有记载,而《国风》中的《秦风》和《幽风》就是陕西一带的民歌。20世纪30年代中期是陕北民歌历史性的辉煌时期,以吕骥为首的一批鲁迅艺术学院的教收稿日期:2009-07-03作者简介:刘彩云(1958-),女,陕西人,海南

4、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学与理论。·92·黄土地之魂师和学生,对陕北民歌进行了大量的采录。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说》发表后,大批的“鲁艺”工作者深入民间收集民歌。并在此基础上加工、整理、改编、创作出《东方红》、《翻身道情》、《大路歌》以及《军民大生产》等一批新民歌,这些歌曲一经问世就立刻传遍各解放区,陕北这一穷乡僻壤的民歌在全国产生了极大影响,把陕北民歌的创作、演唱活动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潮。50年代后,全国举行了数次民间汇演,中央民族乐团还下设了陕北女子民歌合唱队,排演了《走西口》、《三十里铺》等民歌。她们的无伴奏合唱,标志着陕北民歌演唱的新水准。70年代,陕西省

5、文艺工作者推出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等5首陕北民歌,一时间在全国掀起了演唱陕民歌的热潮,这一时期的陕北民歌直到现在还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陕北地区山大沟深、梁峁纵横,唯有扯开喉咙,铆足劲地高声放歌,才能充分表达陕北人民强悍、昂扬、磅礴的气魄与精神。环境造就个性,绵延不断的黄土高原成就了陕北民歌这一极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贫瘠的土地,艰辛的生存环境,不仅磨炼出了陕北人的诚实豁达又像黄土地一样善良、淳朴、宽厚和实在的的个性;也养育了如吕布、李自成、刘志丹等与命运奋力拼搏的一代英雄。这片土地永远是情与爱的根源,陕北民歌用它那淳朴明快的音乐、原始野性的唱腔与近似疯狂的语言,

6、表达出陕北人民对深深的爱殷殷的期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它是陕北人民创作的最贴近百姓心灵的文化形式,它勾勒出陕北人民一代又一代的乡情、恋情和风情。(二)民歌创作陕北民歌的创作主体是陕北劳动人民。陕北民歌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演变中形成的具有高度概括性、典型性、代表性和浓缩性的艺术作品;是陕北劳动者“情之所至,音之所生”,“因感而作,由情而发”的性情之作。俗话说得好,“名家手下有败笔,俗人口中出警言”,“秀才见一点而揉[1]万言,未必句句合理;村夫历千事偶发一句,倒是字字珠玑。”陕北劳动人民有朴实憨厚、豪爽热情的秉性,勤劳智慧、淳朴浓郁的乡土气息;陕北民歌的创作主体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劳动人民。

7、他们的创作思维与理念融合了世代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其文化积淀是丰富多彩的。因此,当深刻的创作思维和丰富的文化积淀相互融合凝结时,其作品必定体现出具独有的精神文化特征,他们对音乐艺术的认识是在生活劳动中体验积累得来的;其作品内容孕育着陕北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憧憬与追求,包含着劳动人民自己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彰显着劳动人民的朴素而崇高的精神。(三)风格特征陕北民歌既是中国厚重文化积淀的艺术体现,又具有与众不同的地域色彩;有绥德汉子的爽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