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图像专题.doc

中考物理图像专题.doc

ID:57313642

大小:5.76 M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8-11

中考物理图像专题.doc_第1页
中考物理图像专题.doc_第2页
中考物理图像专题.doc_第3页
中考物理图像专题.doc_第4页
中考物理图像专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图像专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一辆汽车A和一辆卡车B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9所示。图10中,能正确反映两车运动的图象是()AB图9ABCD图10ABtvOtvOBAtsOABtsOBA2、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3、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速度──时间图象,根据图

2、象分析不正确的是()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km/h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km/h4.下图为甲、乙两种物质有关密度的图象,其中表示ρ甲>ρ乙的是()VmO甲乙mVO甲乙ρ甲mO乙VρO乙甲ABCD图1甲乙丙5.如图1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玻璃容器,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三种液体,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ρ丙。图2中关于这三种液体密度的图象正确的是()图2ABCDmVO甲丙乙mVO乙丙甲乙mρO丙甲甲mρO乙丙6

3、、如图甲所示,小强在水平地面上用力推木箱,推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木箱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以下对于这一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0~1s内木箱没有动是因为人对木箱的推力小于地面给木箱的摩擦力B、1~2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C、1~2s内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D、如果3s后人停止用力,木箱将做匀速直线运动7、如图1所示,用滑轮组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提升一定高度,物重为G0、底面积为S0。现用拉力F拉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大小、物体上升速度v及物体上升高度h三个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

4、是(不计绳重和摩擦)()A.在0~t1时间段内,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B.在t2~t3时间段内,拉力F做的总功为C.在t2~t3时间段内,拉力F的有用功率为D.动滑轮的重为图1图2FFtOt1t2t3F1F3F2thOh2t1t2t3tvOt1t2t3h18、如图甲所示,长方体实心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开水面一定高度处,如图乙是绳子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取g=10N/kg)A.该金属块的密度是2.7×103kg/m3B.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34NC.浸没在水中的

5、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30ND.在t1至t2时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9.如图甲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面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如图乙所示,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象.则()(取g=10N/kg)A.分析图象可知,圆柱体重力是12NB.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时8NC.、圆柱体的密度时1.5×103kg/m3D.分析图象BC段:物体浸没液体之前,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不变10.(3分)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

6、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为非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80℃C.在第5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D.第10min时物质处于液态11、小明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描绘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没有沸腾B.水沸腾时的温度低于100℃,说明水的比热容大C.实验时的气压大于1个标准大气压D.实验时的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12、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液体的比热容

7、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202030301515u/cmv/cm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13、如图所示是某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中有关数据可知()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B.当物距u=30cm时,像距v=15cmC.物距增大时,像距也增大D.当物距u=15cm时,成的是缩小的像14、一些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根据所记录的物距(u)、像距(v)的数据,描画出的v-u关系图像.根

8、据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透镜的焦距是20cm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D.把物体从距离透镜10c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