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课例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优秀课例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ID:57315321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8-11

优秀课例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1页
优秀课例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2页
优秀课例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优秀课例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优秀课例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学科物理年级高二教师夏洪烈所在学校四川省都江堰中学版本、册数课目名称教科版3-12.6焦耳定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公式的物理意义。了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②知道电功和电热的关系。理解公式Q=I2Rt(P=I2R)、Q=U2t/R(P=U2/R)的适应条件。③知道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能与其他形式能转化关系,电功大于电热。(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电动机电路的探究,提高学生分析论证能力;②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科学思维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体会到总结的科学思维方法。教学

2、重点、难点及措施重点:区别并掌握电功和电热的计算。难点:电功和电热在非纯电阻中的区别学习者分析学生总体基础较为薄弱,理解能力相对较差。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活动设计活动目标媒体资源使用及分析1.复习引入;2.教师和学生互动探究和讲解;3.学生巩固练习;4.学生自主复习、讨论。一、电功1.定义:电场力移动电荷所做的功(即电流做功),简称电功2.公式:W=UIt二、电功率1.定义:电流所做的功与做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电功率。(1)它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2)它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公式:P=UI三、电热Q1.定义:电流通过导体产生

3、的热量.Q=I2Rt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Q等于电流I的二次方、导体的电阻R和通电时间t三者的乘积。Q=I2Rt。四、热功率P1.定义:电阻通电所产生的热量与产生这些热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热功率,它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的发热量。P=Q/t=I2R【探讨一】纯电阻和非纯电阻【探讨二】串、并联电路中的功率关系1.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提前预习的情况;2.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四个基本的物理量;3.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究纯电阻和非纯电阻的区别;4.学生巩固练习。增强学生自学能力和自主探究相互合作及动手的能力;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电子白板利用电子白板可以

4、方便地让老师和学生进行互动,效果非常好!应用信息技术环境教学小结应用了哪些功能,是否合理?效果如何?PPT的演示功能,对本堂课来说这种功能比较合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解决了哪些教学关键问题及形成了哪些生成性资源?解决了学生对非纯电阻的理解不到位的问题教学反思应用前后教学效果的比较,教学创新、资源应用创新、交互过程和结果的思考等。推导过程中没用到任何特殊电路或用电器的性质,电功和电功率的表达式对任何电压、电流不随时间变化的电路都适用。再者,这里W=IUt是电场力做功,是消耗的总电能,也是电能所转化的其他形式能量的总和。 电流在通过导体时,导体要发热

5、,电能转化为内能。这就是电流的热效应,描述它的定量规律是焦耳定律。 学生一般认为,W=IUt,又由欧姆定律,U=IR,所以得出W=I2Rt,电流做这么多功,放出热量Q=W=I2Rt。这里有一个错误,可让学生思考并找出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