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学复习资料.doc

农田水利学复习资料.doc

ID:57316394

大小:4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8-11

农田水利学复习资料.doc_第1页
农田水利学复习资料.doc_第2页
农田水利学复习资料.doc_第3页
农田水利学复习资料.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农田水利学复习资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农田水利学一、名词解释1、地下水临界高度: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为了保证土壤不产生盐碱化和作物不受盐害所要求保持的地下水最小埋藏深度。2、水滴打击强度:单位喷洒面积内水滴对作物和土壤的打击动能。3、田间工程:通常是指最末一级固定渠道和固定沟道之间的农田建设工程。4、农田水分状况:农田地面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状况及其相关的养分、通气、热状况。5、喷灌强度:单位时间内喷洒在单位面积土地上的水量,亦即单位时间内喷洒在灌溉土地上的水深。喷灌均匀度: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是衡量喷灌质量的主要指标

2、之一。6、灌溉设计保证率:指灌区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机率,一般以正常供水的年数或供水不破坏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数表示。7、涝灾;因当地降雨过多,地面径流不能及时排出而形成田面积水,使作物受淹引起减产或失收渍灾:因地下水位过高,根据土壤中的含水量过大,长期超过农作物正常生长允许的限度,使作物生长受抑的灾害现象。二者相同点:农田水分过多不同点:涝灾地面积水过多,而渍灾则是地下水位过高,不出现地面积水,只是土壤含水量大,不如涝灾来得明显和快速。8、田间持水率:灌水两天后土壤所能保持的含水率凋萎系数:使

3、作物发生永久性凋萎的含水率(约为吸湿系数的1.5~2.0倍)9、作物需水量:植株蒸腾和株间蒸发所消耗的水量之和。或ET——某段时间内的作物需水量,以水层深度mm计;——与ET同时段的水面蒸发量,以水层深度mm计;a,b——经验常数;——需水系数,或蒸发系数。10、抗旱天数:灌溉设施在无降雨情况下能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的天数。二、简答题1、农田水利学的研究对象与措施:(1)调节农田水分状况:①灌溉措施:按作物所需通过灌溉系统有计划地将水量输送和分配到田间补充水分不足;②排水措施:通过修建排水系统将农田内多余的水分(

4、地面水和地下水)排入容泄区,使农田处于适宜的水分状况。(2)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①蓄水保水措施:修建水库、河网,控制利用湖泊、地下水库,大面积的水土保持和田间蓄水。②调水、排水措施:主要通过引水渠道、使地区之间或流域之间的水量互相调剂,从而改变水量在地区上的分布状况。比如南水北调工程。2、作物灌溉制度的确定方法?①总结群众丰产灌水经验;②根据灌溉试验资料制定灌溉制度③按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灌溉制度。3、修正灌水率的原则:以不影响作物需水要求为原则。要求:①尽量不要改变作物关键用水期的各次灌水时间;②若必须调整移

5、动,以往前移动为主,前后移动不超过3天;③调整其他各次灌水时,要使修正后的灌水率图比较均匀连续;④在调整时不应使灌水率数值相差悬殊,一般最小灌水率不应小于最大灌水率的40%⑤应从修正后的灌水率图中选取延续时间较长的最大灌水率值作为设计渠道的设计灌水率。4、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步骤:①选择喷灌系统的形式②确定喷洒方式和喷头组合方式③选择喷头④布置管道系统⑤拟定灌溉工作制度⑥确定管材直径⑦选择水泵和动力⑧支管轮灌方式、管道设计流量的确定。5、灌溉管道系统相对于灌溉渠道系统的优点:①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并减少了对交通和

6、耕作的影响;②节约了用水,提高了灌溉水利用系数,也避免了因渠道浸水、渗水引起的盐渍化和冷浸田等问题;③不仅可以适应地面灌水方法的需要,而且可以结合喷灌、滴灌、微喷灌等有压灌水方法的要求;④使用方便,便于控制,便于与施肥和施农药等相结合,便于实现自动化;⑤管道不一定要布置在最高处,不仅可以下坡也可以上坡布置;⑥杂物不易进入管道,减少了清淤的工作量,也不存在杂草问题,管理劳动量少。6、农作物对农田排水的要求:①农田对除涝排水的要求:农田排水工程必须满足除涝要求,要能及时排除由于暴雨而产生的田面积水,减少淹水时间和

7、淹没深度,以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②对防渍排水的要求:满足控制和降低地下水位的要求,使农田土壤具有适宜的含水率;③防止土壤盐碱化和改良盐碱土对农田排水的要求:应使地下水位低于保证土壤不发生盐碱化和作物不受盐害所要求保持的地下水最小埋藏深度;④为了适应于农田耕作,需要使农田土壤保持一定的含水率以下,一般根系吸水层内含水率在田间持水率的60%—70%时较为适宜。7、灌水方法分类:地面灌溉:畦灌、沟灌、淹灌、漫灌全面灌溉灌水方法喷灌局部灌溉:渗灌、滴灌、微喷灌、涌灌、膜上灌喷灌:对地形适应性强,机械程度高,灌水均匀,

8、灌溉水利用系数高,尤其是适合于透水性强的土壤,并可调节空气湿度的温度。(缺点:但建设投资较高,且受风影响大。)局部灌溉:灌水均匀,节约能量,灌水流量小;对土壤和地形的适应性强;能提高作物产量,增强耐盐能力;便于自动控制,明显节省劳力。比较适合灌溉宽行作物、果树、葡萄、瓜类等。8、喷头的分类:①按工作压力及控制范围分:低压喷头、中压喷头、高压喷头②按结构形式与水流形状分:旋转式、固定式、孔管式主要的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