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151功说课稿.pdf

人教版151功说课稿.pdf

ID:57348048

大小:212.8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8-12

人教版151功说课稿.pdf_第1页
人教版151功说课稿.pdf_第2页
人教版151功说课稿.pdf_第3页
人教版151功说课稿.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151功说课稿.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版《15.1功》说课稿【教材分析】一、地位及作用《功》是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九年级第十五章第一节的内容。用一课时进行教学。本节内容主要分成两部分,功的理解计算和功的原理。能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是《课程标准》的科学内容的三大主题之一,通过本章的学习,为学生了解“能”做铺垫,而本节内容以是学习本章的基础,因此,我设定以下的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2.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知道功的原理。2)过程与方法1.通过思考和讨论,判断在什么

2、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2.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3.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索活动。2.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功的概念。难点: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计算。【设计思想】主要采用讲授、讨论及实验探究相结合式的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学习,体验学有

3、所成,学有所用的学习乐趣。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小组的形式,共享资源,在集体的努力下克服学习的困难,完成学习的任务。【教法与学法】讲授法直观法(演示实验、多媒体课件)作图分析法、阅读指导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具】木块、木板、细绳、弹簧测力计、小车,杠杆和支架、钩码、滑轮、细线、刻度尺(两个)。【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提问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功”的含义。思考力学里所说的“功”含义。演示实验:在水平长木板用相同大小的力分别拉一木块和小车,从木块静止,小车运动,体现同样的力可以有不同的成效。在实验基础上引入本课内容。(初中的学生很难

4、理解功的定义,因此通过对功这个词的理解,指出有成效这个意思,再通过这个演示实验,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力有成效,即“做功”。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便于学生接受)(二)、进行新课一、力学中的功(1).由课前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力学中关于“功”的确切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面就说这个力做了功。(2).【例题1】图1,教师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黑板上标出箭头及F、S.指出:F这个力作用在物体上,而且在这个F力的作用下,有了通过一段距离S的成效,那么,力和运动

5、具有这种关系的,物理学里就说这个拉力做了功.【例题2】人用手推小车做功,如图2(所用的色笔在图中前后要统一,这样容易突出两个因素,也易比较.)指出:人的推力F对小车做了功.或简单地说人做了功.【例题3】人的压力将图钉压入木块,人做了功.如图3.(板图的要求同前所述)指出:人的推力对图钉做了功.也可以简化为推力做了功.请同学们讨论,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什么?可以分组讨论,教师要注意学生们讨论中的知识缺陷或错误.(以上几个例题可以使用多媒体动画或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直观地看见力的成效,再利用作图的方法讲解习题,可以让题目变得更

6、加一目了然,便于学生理解)(3).请学生观察教材图14.1-1中力做功和14.1-2中力不做功的实例,通过作图的方法,分析、总结一下力学中的做功有哪些共同特点?分组讨论总结。(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板书: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4).实例分析(突破难点)接下来看老师这里的几个例子是否有做功的情况存在?(1)举重运动员在把杠铃举高过程中是否对杠铃功。举在高处停留5秒过程中是否做功?(2)小球在水平地面滚动一段距离,并慢慢停了下来。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什么力的

7、作用?是否做功?在水平方向上是否受力?是否做功?(3)起重机使货物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移动一段距离,拉力对货物做功了吗?引导学生根据以上事例分析、总结在什么情况下不做功?(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总结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更加深对功以及做功的的必要因素的理解)(5).举例说明在你的周围你发现有哪些做功的例子?比一比,看谁对生活观察得最仔细?学生可能举很多的例子?如起重机吊起重物、火箭升空、马拉车前进等等。教师对正确的例子予以肯定,对错误的例子引导改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以上的学习,

8、知道了做功不能离开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通过以上5个步骤的层层递进,让学生不断巩固、加深对功的概念及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的理解,从而突破这个重点和难点)二、功的计算力学中的功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应该如何计算呢?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板书:功的计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